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說話的那些事兒

1歲以內的寶寶, 語言發育基本處於被動期, 也叫做被動性語言。 因此, 寶寶很需要爸爸媽媽的説明, 協助他們打開語言之門。 很多媽咪有很多疑問, 我們來看看專家對這些疑問是怎麼解釋的呢?

Q:我該怎樣和寶寶學會交流?

A:你可以幫寶寶認識到所有的談話都是交流。 如果你不等候回答地自言自語, 或看上去好像不想要回答, 或者當寶寶或其他家裡人跟你說話時, 你懶得搭理, 他肯定會覺得語言只是毫無意義的聲音而已。 別把說話當成背景音。 如果你喜歡整天開著收音機, 那就儘量在你實際上沒注意聽的時候只放音樂。

Advertisiment
如果你在聽說話的節目, 讓寶寶明白, 你是從他看不見的聲音中獲得了有意義的交流資訊。 你還要當寶寶的翻譯。 你會發現你比陌生人更容易明白寶寶說的話, 同時, 寶寶也會覺得你或其他“特別"的人說的話比陌生人說的更容易理解。

Q:寶寶說話晚, 怎麼辦?

A:很多媽媽看到同月齡的寶寶已經會說話了, 心中不免焦慮。 其實,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一樣, 雖然很多寶寶在7、8個月的時候就會叫"爸爸媽媽”, 但他們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個詞的含義。 9~12月孩子開始學說話階段, 這時寶寶開始模仿大人發音, 並開始把詞和對應的事物聯繫起來, 幵始對詞義產生理解。

Q:如何引導寶寶模仿你的發音?

A:媽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持續教寶寶說有意義的重複單字,

Advertisiment
如“狗狗、糖糖"等實意詞, 這樣做是為了方便讓寶寶對語言進行模仿, 在引導寶寶模仿發音的時候, 表情可以略誇張, 可以有效的吸引寶寶的注意。

Q:家裡的語種複雜, 會影晌孩子語言學習麼?

A:寶寶語言學習最有力的環境就是給寶寶營造一個溝通與表達豐富、頻繁、憲整的家庭氛圍。 在這樣的環境中, 寶寶隨時都有語言素材的體驗和嘗試機會。 但是, 在寶寶初學說話的時候, 家庭成員使用多種方言, 可能會混淆寶寶的語言辨識, 造成語音模仿上的困難。 但是, 語言的最大作用在於表達和溝通, 如果爸爸媽媽能夠較好地調整多種方言家庭中各個家庭成員面對剛學語言的寶寶時,

Advertisiment
採用比較一致的語言, 相信多元刺激對寶寶的語言發展反而大有禆益。

Q:經常對寶寶說語言, 會對寶寶有不良影響麼?

A:自然的、能夠吸引兒童注意的"兒語"並沒有什麼不好。 家長不必故意採用成人間的說話方式對寶寶說話。 在寶寶出生之後, 媽媽就會採用柔和親切、變化豐富的語調, 和寶寶說‘‘悄悄話”, 寶寶在媽媽自然的溫柔的話語的薰陶下, 開始進入語言的世界。 在他逐漸長大的過程中, 媽媽採用比平時尖一點的嗓音, 語速放慢, 吐字請楚, 說話時表情豐富, 這是抓住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 當孩子幵始說話時, 有什麼理由阻止媽媽繼續用這種方式對孩子說話呢?不要擔心這樣做會有什麼不好, 事實上我們從沒有見到過還在說"兒語"的大孩子。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