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走路 爸媽注意七大關鍵

寶寶從出生, 到會爬行會走路, 都是需要爸媽的內心引導的。 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後, 不再滿足於翻身和爬行上, 他們就會開始表現出嘗試走路的強烈願望, 也代表他們希望能更廣泛的去接觸和認識周圍環境和事物, 爸媽在開心之餘, 別忘了給寶寶做好保護喔!

寶寶每個階段的成長變化都會給父母帶來驚喜, 當寶寶晃晃悠悠踏出第一步的時候, 父母往往既期待又緊張。 在寶寶蹣跚學路的過程中, 只要父母抓住下面這7個關鍵問題, 相信寶寶很快就會自由行走了!

寶寶走路的時機

第一:寶寶走路的時機

Advertisiment

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 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 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 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

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相同, 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 因此, 學走路並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 必須視自身的發展狀況而定。 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般來說, 寶寶在11~14個月時開始學走路。 如果在11個月以前就有學走路的意願, 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只要寶寶在1歲6個月之前能獨立走路, 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寶寶還沒有到達學走路的年齡, 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願, 那就不能強迫寶寶去學走路, 否則很可能對肢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第二:寶寶走路的姿勢

在學走路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由於下肢尚未發育完全, 所以容易出現不正確的走路姿勢, 但大多數都屬於正常現象。 隨著寶寶逐漸成長, 大多會慢慢自行調整, 恢復正常的走路姿勢。

偏內八字的姿勢可說最為常見。 除此之外, 有些寶寶也可能出現腳板重心偏內而出現腳丫外側翹起的現象。 這是由於寶寶的筋很柔軟, 而且還不會完全控制腳板的肌肉, 所以會在腳板內側發力, 造成外側有些翹起, 對此父母不需要過於擔心。

在寶寶剛出生時, 小腿多會向內彎。 另外, 在人體發育初期, 大腿骨會偏向內旋, 導致寶寶兩腿與膝關節向外遠離, 形成O型腿, 也就是醫學上所謂的“膝內翻”。 在開始學站或學走路時, 寶寶O型腿的情形會更加明顯, 但隨後便漸漸好轉,

Advertisiment
會自行調整回來, 在1歲半以前幾乎都會恢復正常。 如果寶寶的O型腿超過2歲仍未改善, 就需要請醫師診斷治療。

有些寶寶學走路時經常跌倒, 讓父母十分擔心。 事實上, 這是由於寶寶的平衡感及肌肉運動協調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 容易出現重心不穩,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請在平時多多觀察, 只要寶寶跌倒的情形在逐漸改善, 或是跌倒次數日益減少, 那就表示寶寶一直在進步, 也就不用太過緊張。

寶寶走路穿啥?

第三:寶寶走路的穿啥樣鞋和褲子?

另外, 如果是穿鞋走路, 一定要穿硬底鞋, 不能穿軟底鞋。 如果是穿襪子走, 就要穿那種底下有防滑顆粒的襪子。 所有的寶寶能夠碰得著的地方, 都要注意把危險物品移開。

Advertisiment
特別是杯子之類的, 很容易燙傷寶貝的。

還有, 平時月月都是穿背褲活動的, 這樣抱起來, 小肚子不太容易會露在外面。 但是剛剛學走路的孩子最好還是穿分開的衣服和褲子。 因為家裡再乾淨肯定也是有灰塵的, 寶寶剛學會走路肯定是半走半爬的, 褲子容易弄髒, 到時候萬一弄髒只要換褲子就行了, 這樣比較方便。

第四:學走路, 學步車和玩具要用嗎?

最後, 寶寶學走路可以借助于學步車、學步帶。 學步車我是不推薦使用的, 月月有一次坐在學步車上, 反而摔了一個大跟鬥, 學步車都壓在身上了, 索性只是有驚無險!自那以後, 月月就不愛坐學步車了, 一坐就哭, 小傢伙也知道害怕啊!所以, 我是用學步帶教小傢伙學走路的。

Advertisiment
那時候, 只要一給小傢伙綁上學步帶, 月爸就開始叫了, “溜狗啦, 溜狗啦……”

寶寶學走路, 父母不要忽視玩具的重要性。 玩具也能幫寶寶行走

有些玩具可以為寶寶的行走助力, 如一些品牌玩具就提供相應的學行車, 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 融坐車與學步于一體, 寶寶坐著時可以鍛煉腿部肌肉, 這是學行車的一個重要特點, 而等到寶寶會走之後, 學行車所附的拉杆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

此外, 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 鍛煉他行走或倒退。

第五:家長的語言、表情等對寶寶學走路有幫助

給寶寶信心, 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 時時給寶寶鼓勵就很重要。

當寶寶不敢向前走的時候, 你一定要用諸如“寶寶, 你過來吧”、“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讓寶寶樂於向你走近。

寶寶走到目的地了,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你做得真好”、“寶寶,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對他微笑,寶寶也會很高興地笑出聲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為也會很滿意,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寶寶安全行走

第六:寶寶安全行走

行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膝蓋、手肘容易因為身體失重,觸地摩擦而“掛彩”,頭部會因為撞擊而“長”出包包,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以,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傢俱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讓抽水馬桶成為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夠不著的地方,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之時不要喂他食物,以免嗆住喉嚨。

第七:最後別忘了寶寶的營養要全面,這樣才能保證寶寶健康不生病

營養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佔據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營養給寶寶的身體注入活力,寶寶的肌肉發育良好,大動作的發展才會順暢哦。

所以,每天必須保證一定份量的乳製品,而品種豐富的輔食則又給寶寶帶來更多營養素,細心、精心為寶寶準備好每一餐,也是爸媽特別要做的呢。

除充足的營養外,身體健康不常生病的寶寶自然發育較快較好,學起走路來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寶寶快。寶寶一生病,身體虛弱需要休息少活動,當然就會使一些動作發展滯後啦。所以好好照顧寶寶,別讓他被病魔襲擊到哦。

你過來吧”、“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讓寶寶樂於向你走近。

寶寶走到目的地了,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你做得真好”、“寶寶,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對他微笑,寶寶也會很高興地笑出聲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為也會很滿意,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寶寶安全行走

第六:寶寶安全行走

行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膝蓋、手肘容易因為身體失重,觸地摩擦而“掛彩”,頭部會因為撞擊而“長”出包包,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以,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傢俱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讓抽水馬桶成為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夠不著的地方,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之時不要喂他食物,以免嗆住喉嚨。

第七:最後別忘了寶寶的營養要全面,這樣才能保證寶寶健康不生病

營養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佔據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營養給寶寶的身體注入活力,寶寶的肌肉發育良好,大動作的發展才會順暢哦。

所以,每天必須保證一定份量的乳製品,而品種豐富的輔食則又給寶寶帶來更多營養素,細心、精心為寶寶準備好每一餐,也是爸媽特別要做的呢。

除充足的營養外,身體健康不常生病的寶寶自然發育較快較好,學起走路來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寶寶快。寶寶一生病,身體虛弱需要休息少活動,當然就會使一些動作發展滯後啦。所以好好照顧寶寶,別讓他被病魔襲擊到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