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走路家長來幫忙

寶寶一來到這個世界, 就很好奇地想要動動這動動那。 當他能勉強站穩的時候, 他就想要自己走路。 這時, 成人應該放棄自己的走路節奏、生活節奏去配合孩子, 讓孩子在敏感期內得到充分、良好的發展。

走--從最初的要成人拉著手跳, 到獨立行走, 發展到要上下坡、爬樓梯, 到專門愛走不平的地方

坡上漫遊

1歲9個月的淼淼是班上孩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記得剛入園時, 他走路都走不穩, 戶外活動也不願離開老師的懷抱。 而現在, 他天天拿著自己的鞋站在教室門口, 想換鞋去戶外活動。 戶外的滑梯上、遊樂場內總能找到他的身影。

Advertisiment
他喜歡到處漫遊。

今天, 淼淼又換了一種方式漫遊。 看到其他孩子在有坡度的坡面上玩“紅綠燈”遊戲, 他也加入了。 對他來說, 上坡比較輕鬆, 下坡則有點難度。 剛開始他在坡面中段練習, 下坡時慢慢控制身體, 漸漸地, 他下坡速度越來越快, 身體控制得越來越好, 有時嘴裡還一邊哼著調調, 一邊往坡下出溜, 還能突然停在阻擋他的人前面。 就這樣上上下下, 他練習了三十多次。

專家說:

上下坡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重要的走的敏感期的組成部分, 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現。 當幼兒學會上下坡, 他就真正地、完全地學會走路了。

走樓梯

2歲7個月的樊真上幼稚園, 大概是剛到一個新環境吧, 她顯得很膽小。

Advertisiment

吃完早餐, 媽媽見她站在樓梯邊, 一直不動地盯著樓梯看。 走到她身邊, 伸出手, 她把手放在媽媽的手心, 我們一步步地走下樓去。 下樓過程中媽媽告訴她下樓梯的正確方法:手抓住旁邊的扶杆, 眼看著腳下的臺階, 一級一級走。

來到院子裡, 她鬆開我的手走向一個有臺階的地方, 然後沿著臺階, 一級一級往上走, 動作很緩慢, 從9:30到10:30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裡, 她一直在這樣走。 走累了就坐在樓梯上休息, 然後接著走。 我發現她此後的每天都重複這一活動。 很快, 她就能獨立在大廳及院子裡四處活動了。

專家說:

攀爬樓梯的敏感期一般在2歲前出現。 這時兒童開始喜歡在樓梯上爬上爬下, 先用手判斷上下樓梯之間的空間距離, 然後試著用腳來判斷。

Advertisiment
因為成人總擔心這樣危險, 並覺得孩子用手摸地不衛生, 常常阻止、破壞了這一敏感期的正常發展,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 這一敏感期往往滯後到2歲半多甚至3歲才出現。

走的敏感期大概從7個月開始出現。 起先孩子拒絕坐, 不斷要媽媽拉著雙手跳, 一段時間後, 他開始走, 看上去像是在跑。 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時候, 不會走, 但到處走。 會走了, 就無處不走。 上樓梯、下樓梯都要自己來, 不管需要多長時間;哪裡不平偏要往哪裡走……走路的敏感期中, 兒童是一個自由、活躍的個體, 他擁有空間的能力從此跨出了一大步。

這時, 成人應該放棄自己的走路節奏、生活節奏去配合孩子, 讓孩子在敏感期內得到充分、良好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當走的能力發展起來時, 孩子可能會重新回到媽媽的懷抱尋找慰藉、愛意和溫情。 他會走了, 但他開始說:“媽媽抱抱!”

走:換個角度看世界

琴琴媽媽說:“記得兒子在八九個月大的時候, 總是不停地想站起來, 當我把他放在我的腿上時, 他就會使勁地蹬腿, 把我的腿踩得很痛。 我當時特別疑惑, 他腿上的力氣怎麼會這麼大?等到11個月時, 他漸漸地可以自己蹣跚著行走了, 便樂此不疲。 這讓我感到了生命的奇妙, 這個時候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累“, 在他的字典裡, 仿佛只有一個字, 那就是走。 ”

當兒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 並反復地重複這件事時, 我們知道, 這就是兒童的敏感期。

當走的敏感期出現時,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能觀察到孩子對走的鍾愛。

Advertisiment
這時, 孩子喜歡不停地走, 尤其剛剛學會走的孩子, 有時侯他甚至可以走好幾裡地那麼遠。 但孩子的走和成人的走是完全不同的, 成人是為了目的而走, 而孩子是為了學習走而走, 他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存在而走。

孩子一旦學會了自己走路後, 他的世界就發生了變化。 他的活動不再必須依賴于成人而進行, 同時他的活動範圍也迅速擴大。 此時, 當孩子看到一個喜歡的東西, 不再需要成人的説明, 而是自己走過去拿。 這對孩子來講, 是一個多麼大的突破!這意味著生活開始由他自己支配。

這個時期是孩子的第二次誕生。 從孩子出生開始, 經歷了抬頭、坐起、爬的全部過程。 在孩子第一次嘗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 而邁出第一步時,他的身體開始走向獨立。而周圍的環境也刺激著他、鼓勵著他繼續前進。儘管此時的孩子內在並沒有目標,但是,他的走就是全部目標。慢慢的,孩子開始由一個不能自主的人,成長為一個積極主動的人,而這個發展過程,完全是由他的個人努力完成的。

幾乎所有的媽媽在孩子“走的敏感期”出現時都有一個深切的體驗,孩子總是充滿熱情地走著,而我們卻疲憊不堪地跟著。在孩子的這個特殊時期,許多成人選擇抱著孩子,而不是讓孩子按著自己的步伐和節奏去活動去探索,這就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長的機會,也阻止了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向獨立的腳步。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孩子學會了走路,大約到2歲左右時,他就再也不想自己走路,他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抱著他。因為,這時候孩子“走的敏感期”過去了。

而邁出第一步時,他的身體開始走向獨立。而周圍的環境也刺激著他、鼓勵著他繼續前進。儘管此時的孩子內在並沒有目標,但是,他的走就是全部目標。慢慢的,孩子開始由一個不能自主的人,成長為一個積極主動的人,而這個發展過程,完全是由他的個人努力完成的。

幾乎所有的媽媽在孩子“走的敏感期”出現時都有一個深切的體驗,孩子總是充滿熱情地走著,而我們卻疲憊不堪地跟著。在孩子的這個特殊時期,許多成人選擇抱著孩子,而不是讓孩子按著自己的步伐和節奏去活動去探索,這就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長的機會,也阻止了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向獨立的腳步。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孩子學會了走路,大約到2歲左右時,他就再也不想自己走路,他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抱著他。因為,這時候孩子“走的敏感期”過去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