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走路慎用學步車

網友:哪位媽媽給孩子用過學步車?學步車用好還是不用好?有人說用學步車的孩子長大會變成“O”形腿、“內八字”, 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對此, 育兒專家郭建國教授說, 學步車只是家長照顧孩子過程中遇到無法兼顧情況時使用的臨時工具, 它和寶寶學習走路沒有太大關係, 如果用的時間過長不利於孩子走路的穩定性。 也就是說, 實在無人看管孩子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但時間不宜過長, 如果有人看管孩子, 能不用就不用。

家長誤區1

早用學步車早點兒學走路

有些家長愛子心切, 為了讓自己的小寶貝更快跨出人生第一步,

Advertisiment
早早就把孩子放進學步車中。

郭教授說, 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其自身規律。 “三翻六坐八爬一歲走”, 爬行對其身體各部分動作的協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爬行能促進大腦及各個神經細胞之間建立起通暢聯繫。 由於嬰兒的前庭功能發育較早, 所以視、聽覺最先與前庭統合, 寶寶向一個目標物爬去, 將引起視、聽的興奮, 使寶寶的爬行前庭與感覺系統達到統合, 並使身體靈活, 促進腦的發育。 另外, 爬行還加大了寶寶的接觸面, 可以擴大其認知範圍, 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有利於思維和記憶的鍛煉。

如果寶寶還在學爬的階段, 就讓其過早、過多使用學步車, 可能導致運動發育遲緩與骨骼畸形。 學步車固然能保護寶寶不會摔倒,

Advertisiment
但也因此使其失去了對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鍛煉, 今後更容易摔跤。

家長誤區2

用學步車孩子走路學得快

歐洲兒童安全聯合會呼籲家長慎用嬰兒學步車。 該會負責人凡森騰說:“學步車並不是一個學習工具, 不是說嬰兒使用了學步車就學會了走路。 ”

郭建國教授說, 從嬰兒生理發展來看, 其實並不需要外力輔助就能學會走路。 孩子學走路是一個探索過程, 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經過摔跤才能學會掌握平衡。 七八個月大的孩子應多練習爬行;十個月時才可以練習站立;一歲左右才能蹣跚學步。 孩子在學走路過程中, 肯定會有磕碰, 但在磕碰中, 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鍛煉, 走路的體驗得到加深,

Advertisiment
摔倒後再爬起來也是一個克服挫折的過程。 爬、走、摔倒、站起來, 這也是一個大腦發育過程, 寶寶正是在這種自主運動中學會掌握平衡、增強條件反射、學會思考。 如果過度依賴學步車, 孩子無法練習平衡能力, 離開學步車後, 反而不知所措, 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學會獨立行走。

家長誤區3

在學步車裡孩子很安全

學步車能讓寶寶在還不會走路時增加自由活動的範圍, 而由於寶寶自身危險意識差, 很容易發生意外。 由於寶寶的生理特點, 其頭部所占比重大、較重, 又暴露在車身架的外面, 缺乏安全保護, 一旦從樓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 頭部很容易受傷。 此外, 學步車使孩子的活動範圍更大, 危險指數也大大提升,

Advertisiment
受傷事件時有發生, 包括手指夾傷、擦傷、劃傷、燙傷、食物中毒等, 令媽媽猝不及防。

專家觀點

學步車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郭建國教授說, 大腦的成長是由人體對外界的感受形成的, 寶寶自主探索周圍的世界, 對外界的感受多, 大腦的神經產生就多, 結構就複雜, 功能就強大;反之, 早期嬰兒的探索經驗少, 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少, 大腦的神經產生就少, 結構就簡單, 對孩子一生身體智慧的成長帶來阻礙。 郭教授建議家長, 讓孩子自主探知世界, 學步車是幫助家長照顧孩子的臨時工具, 孩子實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但時間不宜過長, 如果有人看管孩子, 能不用就不用。

郭教授提醒, 即便媽媽做家務時把孩子放入學步車中,

Advertisiment
也儘量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