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會關注寶寶的成長發育, 從咿呀學語到學會走路。 那麼, 寶寶在學走路時期爸媽應該注意什麼呢?如果寶寶不願意走路該怎麼辦呢?
寶寶學走路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走路的第一階段, 當爸媽發現寶寶在放手能穩定站立時, 就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父母可利用學步用的推車或是學步車, 協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感覺學習行走。
寶寶學走路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 爸媽應注意寶寶沾——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
Advertisiment
寶寶學走路第三階段(十二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 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也能走二至三步, 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 爸媽可以各自站在兩頭, 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媽媽的那一頭。
寶寶學走路第四階段(十三個月左右):此時爸媽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 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 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讓寶寶練習爬樓梯, 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 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
寶寶學走路第五階段(十二至十五個月):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
Advertisiment
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一樣, 但大部分在一周歲前後就進入了學步階段。 如果寶寶不願走路, 爸媽不要操之過急, 也不能不作為, 在生活中應注意引導寶寶學走路, 讓他在輕鬆的情景中完成獨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