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走路的好處 怎樣訓練寶寶走路

寶寶學習走路是生長發育中一個必經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 家長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義務, 那麼, 家長應該如何訓練寶寶走路呢?寶寶走路又應該注意哪些安全防範措施呢?

寶寶在9到11個月之間會慢慢的學著走路, 這一階段, 家長需要幫助寶寶, 學會怎樣正確的走路, 家長的説明可以讓寶寶避免錯誤的走路方式, 讓寶寶的智力和骨骼都得到最好的生長。

怎樣訓練寶寶走路

讓寶寶先學會自由的爬行

在教給寶寶走路之前, 一定要保證寶寶能在床上或者柔軟的墊子上自由的爬行, 這是學走路的前提。

Advertisiment
爬行時寶寶不能有打軟腿等情況, 這說明寶寶四肢不夠強壯, 還要再繼續練習爬行再學走路。

準備好學步鞋

在寶寶準備學走路之前, 要選擇合適的學步鞋, 一定要合腳才行, 在買時要給寶寶試鞋, 當寶寶穿上鞋後, 站在地面上, 全腳著地。 讓寶寶的腳趾頂到鞋的前面, 後面能伸進大人的一個手指就可以了。 而且學步鞋穿一段時間後, 要注意定時給寶寶量一下腳的尺寸, 看寶寶是否需要換鞋。

家長抓著寶寶雙手讓其學走路

訓練寶寶走路前, 家長先要抓著寶寶雙手讓其慢慢適應著走路。 可以在其身後扶著寶寶兩個胳膊, 這個階段要循序漸進, 走一段讓寶寶休息一會兒。  

讓寶寶自己扶著牆、桌子等走路

當寶寶走路有些起色後,

Advertisiment
為了增強他的信心, 可以讓寶寶自己扶著牆邊、沙發邊等慢慢走走。 這樣寶寶能不斷的增強信心, 這期間要特別注意別讓寶寶跌倒, 或者碰到桌角等, 可以提前用防護墊保護各種傢俱的尖角。

使用綁帶綁著寶寶學走

當寶寶能離開物體自己慢慢走路時, 家長可以用綁帶綁著寶寶去外面走走, 在室外走路能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寶寶能走的更遠了。

讓寶寶使用學步車學走路

學步車在寶寶學步時可以適當使用, 但是不建議長時間使用, 學步車用的時間長了會影響孩子骨骼的發育。 學步車要選擇結實耐用的, 而且能上下調節的, 隨著寶寶身高的增長, 能提高學步車的高度以適應寶寶。

用玩具和鼓勵來吸引寶寶走路

Advertisiment

對於有些懶惰的寶寶, 不喜歡學走路, 或者走幾步就停下不願走了。 那可以用各種好玩的玩具來鼓勵吸引寶寶, 家長在遠處放置一些吸引人的玩具, 然後讓寶寶自己走過去拿玩具玩, 不僅能鍛煉寶寶的走路能力, 還能增強他的自信心。

寶寶學走路的好處

完善平衡協調功能

爬行時寶寶必須把頭、頸項抬起來, 胸腹離地, 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
這不僅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而逐步發達起來, 而且爬行是個全身的動作, 必須靠手腳運動協調才能爬得好、爬得快, 所以也使寶寶身體的平衡協調功能得到完善, 從而為以後站立、行走、跳躍打下良好基礎。

刺激大腦更聰明

寶寶學會爬行以後,

Advertisiment
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 通過運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了大腦, 促進各方面的協調, 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寶寶吃更多睡更香

爬行還能提高寶寶的新陳代謝水準, 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 爬行, 對寶寶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 能量消耗較大, 這種活動與坐著相比能量消耗要多1倍, 比躺著要多兩倍。 由於身體能量消耗增多, 寶寶就吃得多、睡得香, 身體也長得快、長得結實。

寶寶學走路的安全防範

注意安全

剛開始學走路時, 寶寶會有強烈的好奇心, 喜歡四處探索新事物。 因此一定要格外留意, 否則寶寶很容易碰撞、跌倒或滑倒等。 為了讓寶寶有一個更安全的行走空間,

Advertisiment
父母應該對家中環境來一個徹底的檢查和處理。 請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以便將發生意外的幾率降至最低。

收拾地面

儘量維持地面的乾淨整潔, 將電線、雜物等收拾好, 以免寶寶不小心被絆倒, 或是踩到尖銳的物品。

注意銳角

檢查家中擺設是否有尖銳處或棱角, 如果有這類的擺設, 可以先暫時收起來。 如果不能收起來, 則可以在尖銳處或棱角上加裝軟墊。

鋪設軟墊

家中地面如果是比較光滑的材質, 可以加裝地墊或軟墊, 以防寶寶在學走路的過程中不慎摔傷或滑倒。

地面平整

在寶寶學走路時, 如果家中地面不夠平整, 寶寶就可能因重心不穩而跌倒。 因此應仔細檢查地面, 儘量消除高低不平的情形。

避開易碎物

將容易碎裂或損壞的貴重物品收起來, 以免寶寶受到吸引去碰撞物品而受傷,或是損壞家中的擺設。

列出救援電話

將緊急救援的電話號碼貼在明顯處或電話機旁,一旦寶寶不幸發生緊急狀況,就可以立刻尋求協助。

以免寶寶受到吸引去碰撞物品而受傷,或是損壞家中的擺設。

列出救援電話

將緊急救援的電話號碼貼在明顯處或電話機旁,一旦寶寶不幸發生緊急狀況,就可以立刻尋求協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