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間表

絕大多數專家都同意, 寶寶在11、5個月可以開始學習走路, 但父母最好稍微搭把手, 而要獨自行走, 最好14個月大好, 因此可看出, 寶寶學習走路有時間表, 太早太遲都不好, 小心走成O型腿。

學走路, 寶寶有自己的時間表

第一階段:寶寶10-11個月時

該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走路的初級階段, 當寶寶在沒有東西扶著的情況下能穩定站立時, 就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

建議輔助工具:沙發、欄杆。

不建議借助學步車幫寶寶練習走路。 學步車雖可加強小腿的肌肉, 卻不能鍛煉大腿和腰部的肌肉。 另外, 學步車對寶寶平衡力和協調能力的訓練並沒有多少幫助,

Advertisiment
反而易造成身體協調性差。

第二階段:寶寶12個月時

蹲是寶寶學走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父母應重視寶寶“站—蹲—站”這一連貫動作的訓練, 比如父母可以將玩具丟在地上, 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這樣做既可以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 還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為寶寶學走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寶寶在12個月以上時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能夠扶著東西行走了, 接下來要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上二至三步。

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 讓寶寶慢慢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 這樣既能隨時扶住會跌倒的寶寶, 也可給寶寶以安全感。 記得要多鼓勵寶寶, 這能讓他更快地學會走路。

第四階段:寶寶13個月左右時

Advertisiment

父母除了要繼續訓練寶寶腿部的肌力, 以及寶寶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 更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行走適應能力。 比如可以讓寶寶練習爬樓梯, 如果家中沒有樓梯, 那麼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 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 切記, 寶寶走路不能急於求成, 要慢慢學習, 好好走路, 才不易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發育。

第五個階段:寶寶13-15個月時

當寶寶已經行走良好, 且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時, 父母們最好在此時更多地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比如可以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 但傾斜度不要太大, 讓寶寶能夠從高處走向低處, 或由低處走向高處。 父母要保證寶寶的安全, 在一旁牽扶,

Advertisiment
以防止寶寶跌下來。

Tips:父母可以照以上5個階段走路動作發展的不同, 而給予不同的輔助方式。

影響寶寶正常獨自行走的不利因素

個人在門診中的多年經驗, 可以將此一問題條列於下, 供父母們參酌。 如果能夠小心謹慎地注意, 勿使努力學習中的寶寶到壓抑甚至剝奪, 則孩子們的成長自然順利可期。

a、寶寶的衣物穿得過多或過厚, 以致影響活動性;

b、寶寶很少有機會在地上活動, 因為太常被抱撫;

c、寶寶體重過重, 超過同齡嬰兒, 以致缺乏“動機”;

d、寶寶生長不良, 慢于同齡嬰兒, 以致肌肉骨骼不足;

e、寶寶對攀扶曾有不好的經驗, 以致畏懼不肯學;

f、寶寶十分著迷各種手部動作, 以致減少走的機會;

g、環境中無法讓寶寶扶著走,

Advertisiment
以致缺乏興趣;

h、寶寶常被放置在學步車之內, 以致沒有走的機會。

怎麼教寶寶學走路

●從爬行開始

爬行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 有利於學步。 經常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太軟的平面不利於寶寶練習)爬行, 可利用玩具進行誘導。

●做做仰臥起坐

要練習寶寶的肌力, 還可以與寶寶做仰臥起坐運動。 寶寶仰臥, 媽媽拉著他的雙手做以下動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 如此反復幾次。 注意、拉寶寶的雙手不能太用力, 以防用力不當造成寶寶脫臼。

●蹬蹬腿腳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 托起寶寶, 讓他做蹬腿彈跳動作, 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抓拿玩具, 攀攀爬爬

站立是走的前提, 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寶寶高度差不多的沙發或茶几上,

Advertisiment
鼓勵他扶著站起來抓取玩具, 還可以把玩具放在沙發上或拿在爸媽的手裡 , 鼓勵寶寶攀爬。

●練習放手站立

寶寶開始會因為害怕不願意放手站立, 爸媽可以遞給寶寶單手拿不住的玩具, 如皮球、布娃娃等, 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 獨自站立。 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邊, 逗引寶寶轉動身體, 獨自站立。

●扶走訓練

讓寶寶在可以扶走的環境裡活動, 如讓他扶著牆面、沙發、茶几、小床、欄杆、學步的推車、輕巧的凳子移步。 爸媽還可以在寶寶身後, 扶住寶寶的胳膊, 帶動他向前邁步走, 慢慢地過渡到握住寶寶的一隻胳膊讓他自己走, 可以配合口令, 以調動寶寶的興趣。 注意不能牽拉或提起寶寶的前臂讓他行走, 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脫臼。

●蹲在寶寶的前方

當寶寶扶著會走後,爸媽可以蹲在寶寶的前方,展開雙臂或者用玩具,鼓勵寶寶過來,先是一兩步,再一點點增加距離。等寶寶敢走後,爸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少抱多走

不要把寶寶抱著不放,或者把他困在一個地方。應多給寶寶自由活動的機會,鼓勵他四處遊走,進行探索。清理雜物和容易發生意外的物品,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

●安慰+鼓勵

寶寶學走路時,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爸媽不宜過度緊張,過度緊張反而會加劇寶寶對學步的恐懼。當寶寶學步跌倒時,媽媽應給予安撫和鼓勵,讓寶寶有安全感。

●營養儲備

多給寶寶吃含鈣食物,保證寶寶骨骼的正常發育,為學步加分。

為了嬰兒的健康成長,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如果過早地讓小兒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形成駝背、“x型腿”和“0”型腿,影響了體形的健美,還容易形成扁平足。

父母一定要根據嬰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發育情況,適當掌握嬰兒的走路時間,切不要操之過急。

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脫臼。

●蹲在寶寶的前方

當寶寶扶著會走後,爸媽可以蹲在寶寶的前方,展開雙臂或者用玩具,鼓勵寶寶過來,先是一兩步,再一點點增加距離。等寶寶敢走後,爸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少抱多走

不要把寶寶抱著不放,或者把他困在一個地方。應多給寶寶自由活動的機會,鼓勵他四處遊走,進行探索。清理雜物和容易發生意外的物品,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

●安慰+鼓勵

寶寶學走路時,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爸媽不宜過度緊張,過度緊張反而會加劇寶寶對學步的恐懼。當寶寶學步跌倒時,媽媽應給予安撫和鼓勵,讓寶寶有安全感。

●營養儲備

多給寶寶吃含鈣食物,保證寶寶骨骼的正常發育,為學步加分。

為了嬰兒的健康成長,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如果過早地讓小兒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形成駝背、“x型腿”和“0”型腿,影響了體形的健美,還容易形成扁平足。

父母一定要根據嬰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發育情況,適當掌握嬰兒的走路時間,切不要操之過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