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害怕輸家長究竟應該怎麼辦?

媽媽疑問:

兒子4歲了。 玩遊戲的時候, 只要發現自己玩不好就哭。 有一次, 他想把氣球裡的水灌到水槍裡, 結果把水灑了一地。 馬上哭個不停。 我經常啟發他, 這樣不行就想想其他辦法, 但沒什麼效果。 他這麼怕輸, 可怎麼辦?

育兒專家解答:

想贏之心人皆有之。 想想我們自己, 除了陪孩子玩可能會故意輸給他以外, 還有什麼時候不是努力地想把事情做成功呢?孩子有想成功的念頭, 很自然, 很正常, 而且也很重要。 我們希望他的這種念頭能夠推動他不斷努力, 不斷探索。

在這個多少有點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

Advertisiment
我們無意中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從努力這個過程本身引向成功與否的結果。 雖然, 關注結果是重要的, 但如果過分強調結果, 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或是失敗後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或是害怕失敗, 拒絕嘗試。 這兩種情況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因此, 我們需要:

1, 享受過程的快樂

哪怕是失敗的過程, 也會有許多值得回味的財富, 值得我們和孩子一起以尋寶的心態來面對。 我們改變了, 孩子也會變的。

2, 少做幫手

看得出來, 媽媽曾經是孩子的好“幫手”。 這“幫手”的作用雖然讓孩子的思考能力有所發展, 卻也讓他失去了不少動手的機會。 沒有動手的機會, 沒有“嘗試一錯誤”的過程, 頓悟的快樂是難以感受到的。 有時候, 我們只要忍住,

Advertisiment
轉過身去忙自己的事情, 孩子的機會就有了!

3, 體會“努力”

有些事情可能比較難, 太大的挫折會使孩子望而卻步。 幫孩子分解難度, 會讓孩子體驗到“努力”就會有進步。 仔細想一下, 我們自己會怎樣把那個氣球中的水灌到水箱中去, 然後用語言指導孩子再試一次:“這次只要灌進去一點就成功啦, 下一次, 肯定比這次還要多!”

尋找失誤點每一次失手之後, 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剛才失手的原因, 以及下次怎樣才能不失手。 有時候, 我們成人之間的討論, 也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4, 笑看失敗

氣球裡的水灑了一地?“哈哈, 水灑了一地, 看看地上的浮水印像什麼?我們不如拿起氣球再灌些水接著往地上噴, 看看這個浮水印會不會成為更可愛的圖案?”孩子不僅僅會被我們的樂觀所感染,

Advertisiment
更重要的是,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氣球的控制能力也會增強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