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害羞不怕 五點貼心建議你用得上

有位寶媽曾向小編反映:我的寶寶為什麼這麼害羞啊?怎麼鼓勵他, 他都不敢主動和別人玩怎麼辦?有的時候在公園看到很想玩的玩具, 一定要拉著我才敢去玩, 遇見鄰居都會躲起來…

看這樣的文字能感受到背後作為父母的深深焦慮:生怕自家的寶寶會變成一個膽小怕事的“膽小鬼”, 生怕他這樣“害羞”很難交到朋友, 生怕自己不能教好孩子…媽媽們打心底的願望是, 寶寶能夠大大方方的和別人打招呼, 做個人見人愛的娃!

可是, 你知道嗎?孩子出現所謂的“害羞”“膽小”的情況並是不是偶然。 在平時寶寶接觸外界的新鮮事物時,

Advertisiment
都會有表現, 只是有的時候不是很明顯, 寶媽們有可能忽略了。 所以才會在寶寶出現很明顯的“害羞”行為時, 都表現得很著急, 特別是在鼓勵了寶寶還沒有效果的時候, 就更加的著急了。

小朋友為什麼會害羞?

其實孩子產生害怕心理的原因和成年人一樣, 關鍵的問題在於成年人懂得如何去應付恐懼, 而孩子卻還不知道。 害羞是天性和環境的雙重產物。

哈佛大學的Jerome Kagan博士通過研究發現, 如果寶寶在21個月大時會猶豫要不要靠近一個陌生的物體, 或是要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那麼他在12歲的時候很可能還是比較膽小和害羞的。

但他也發現, 只有一小部分兒童是一直很害羞或一直很外向的, 大部分孩子會因為環境的影響,

Advertisiment
變得不那麼害羞或者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害羞。

孩子害羞的行為表現通常是, 臉紅、躲避眼神接觸、把頭轉開、躲在媽媽身後等。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 日常的環境和訓練, 是可以改善寶寶的。

小編很不願直接下結論說寶寶的性格“膽小”“害羞”。 給孩子貼標籤很容易, 但是貼上了, 我們想要撕下來就沒那麼簡單了。 如果你家裡有這寫行為表現的寶寶, 小編建議你可以把孩子的行為理解為“內秀”, 他的性格就是這樣的, 還是很優秀, 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做好這幾點, 能幫到你家害羞的小孩

對於媽媽來說, 無論你家寶寶是什麼性格,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納。 因為性格很多程度都是天生的, 無論你怎麼努力,

Advertisiment
也很難發生徹底的扭轉。 如果想要教會孩子在社交場合更自如的與人互動、交流, 我們可以做這幾點的努力。

1、給寶寶足夠的時間

害羞的寶寶在接觸新的環境和不熟悉的人時, 一般都是比較慢熱, 需要一些時間來觀察和適應。

2、陪孩子一起

孩子拉著你的手不願意放, 並不代表他不想玩, 這時候可能需要你放棄社交先陪陪他, 陪他一起認識新朋友、接觸新玩具, 通過你的陪伴孩子就能獲得安全感, 在遊戲中他會慢慢的放鬆戒備。

3、別勉強孩子

但孩子表現“害羞”時, 你可能會急於讓他叫人、表演節目、融入其他的小朋友。 但這些話在孩子的心理產生的效果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脅迫, 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Advertisiment

4、多創造外出機會

孩子也是需要社交的。 很多時候孩子的害羞的行為, 可能是因為平時就很少接觸外界的人或物, 活動的圈子比較小。

5、發現寶寶的優點

內秀的孩子, 通常都有更敏銳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 我們要善於發現他的優點並鼓勵他, 讓他知道自己“棒棒噠”“萌萌噠”, 樹立了自信, 會讓孩子感覺更自在, 也會更容易與人相處。

雖然我們潛意識會認為, 外向的孩子更受歡迎, 對未來學習、工作更有益。 但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成年人也是有千千萬萬種性格的, 內秀型的不在少數, 也不見得他們生活得就不好。 所以, 著急其實沒有用, 我們就放慢些腳步, 讓害羞的孩子, 慢慢的成長, 相信他會找到屬於他的節奏,

Advertisiment
最適合他的社交圈。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