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寶寶, 感冒發燒看醫生也是難免會遇到的事。 媽媽們帶寶寶去醫院的時候, 是否往往自己都有些暈乎乎的呢?在此提醒各位媽媽, 從寶寶平時的身體情況記載、就診到服藥, 都一定要仔細而認真, 如此才能讓寶寶更加健康地成長。
一、就診前, 媽媽要做哪些功課?
Advertisiment
嬰兒感冒症狀描述
在醫院裡, 常見一臉焦急的媽媽們帶著寶寶來就診, 但是醫生一問寶寶的狀況, 卻模棱兩可說不上來。 要確保醫生診斷無誤, 媽媽首先要提供詳細的資料。 現在醫院的門診量都相當大, 每個人的看診時間有時甚至只有3~5分鐘, 寶寶進入診室後, 也容易因環境陌生而鬧彆扭哭鬧等, 媽媽要哄寶寶就更難和醫生溝通了。 因此媽媽平時可專門用一個筆記本來記錄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 例如, 寶寶1天的進食量、排便次數等等。 有時候由於時間緊迫, 醫生是根據病患提供的病症去下診斷的,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一味地選擇大醫院, 大醫院的醫療條件比較好, 但同時大醫院也是患者最集中的地方, 醫院越大, 患者就越集中, 室內環境也污染得較嚴重。 寶寶看病一般至少要在醫院逗留二三個小時, 患病的孩子本身抵抗力就低, 很容易通過呼吸道傳染或直接接觸等感染上其他病菌, 造成舊病未愈又添新病, 除非疾病遷延不愈或者加重了, 沒有必要非得去追求大醫院。
Advertisiment
怎樣選擇兒科醫生
小兒科是非常重視經驗的科別, 別看小孩子的病貌似單純, 其實變數相當多, 因此, 醫生選擇對小寶寶來說就顯得相當重要。 寶寶不管是什麼病, 第一個優先考慮的都應該是兒科醫生, 因為兒科醫生幾乎都接受過3年的基本兒科訓練和2年的專科訓練,
Advertisiment
在醫院候診時, 要給寶寶採取一些適當的防護措施, 如觀察瞭解周圍患兒的情況, 與呼吸道傳染病的患兒儘量離得遠一些, 與消化道傳染病患兒避免直接接觸。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 最好給孩子戴一個6層的紗布口罩, 可以阻隔病菌從口鼻進入體內。
五、就診時, 媽媽該問些什麼?通常進入診室後, 醫生會向媽媽詢問寶寶的情況, 然後開始看寶寶的膚色、聽診, 看有無長疹子或發燒, 同時也會不斷和媽媽交流, 這時就是媽媽提供資訊的時候了。 若醫生沒有說清楚寶寶的病症及原因, 媽媽也應主動去問:寶寶可能患了什麼疾病?造成的原因?會開哪些藥物?開的藥是兒童用藥嗎?分別針對哪些症狀?藥物的副作用?可以自行停藥嗎?大約多久會好轉?多久仍沒好轉需回診?飲食、生活上該注意些什麼?以上這些問題是就診必問的基本問題,
Advertisiment
寶寶儘量不要打針
小孩生病尤其是感冒之類的治療原則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打屁股的)不輸液。寶寶生病最著急的是父母,所以寶爸寶媽們都想讓寶寶快一點好。打針打點滴當然可以快一點,但有經驗的老醫生都主張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打點滴。孩子生病都有一個治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身也會產生抵抗力,如果一生病就打針或者打點滴,孩子雖然好得快,但是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以後有一點小病吃藥也不行了。
七、媽媽們要認真確認藥單資訊
寶寶藥單資訊核對
看診結束拿到藥單時,媽媽一定要確認藥單上的藥品及名稱。醫院也曾經發生過藥吃了一半,才發現藥單上的名字不是寶寶的情況,因此建議媽媽拿到藥袋後應再確認藥品的資訊,若是藥單上的資訊不齊全,也應找機會找醫生確認。
八、儘量帶寶寶在固定診所看診有些家長見孩子幾天沒好,就帶孩子去不同的醫院看病。每到一處,醫生都要從頭瞭解病情,重新檢查。生病治療也有一個過程,孩子生病最需要按時服藥、好好休息,頻繁去醫院有害無益。建議媽媽找個固定的醫生,也就是“家庭醫生”,如此醫生便會對寶寶的病史較清楚,可以大致掌握其情況。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
媽媽分享會 夏日寶寶皮膚護理>
有了TA 我家寶寶在家也能游泳>
大寶二寶齊鑒定 最受歡迎奶粉>
寶寶儘量不要打針
小孩生病尤其是感冒之類的治療原則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打屁股的)不輸液。寶寶生病最著急的是父母,所以寶爸寶媽們都想讓寶寶快一點好。打針打點滴當然可以快一點,但有經驗的老醫生都主張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打點滴。孩子生病都有一個治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身也會產生抵抗力,如果一生病就打針或者打點滴,孩子雖然好得快,但是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以後有一點小病吃藥也不行了。
七、媽媽們要認真確認藥單資訊
寶寶藥單資訊核對
看診結束拿到藥單時,媽媽一定要確認藥單上的藥品及名稱。醫院也曾經發生過藥吃了一半,才發現藥單上的名字不是寶寶的情況,因此建議媽媽拿到藥袋後應再確認藥品的資訊,若是藥單上的資訊不齊全,也應找機會找醫生確認。
八、儘量帶寶寶在固定診所看診有些家長見孩子幾天沒好,就帶孩子去不同的醫院看病。每到一處,醫生都要從頭瞭解病情,重新檢查。生病治療也有一個過程,孩子生病最需要按時服藥、好好休息,頻繁去醫院有害無益。建議媽媽找個固定的醫生,也就是“家庭醫生”,如此醫生便會對寶寶的病史較清楚,可以大致掌握其情況。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
媽媽分享會 夏日寶寶皮膚護理>
有了TA 我家寶寶在家也能游泳>
大寶二寶齊鑒定 最受歡迎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