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巧吃粗糧更益健康

 很多父母經常為寶寶買一些高級食品, 為了讓寶寶更好更全面地吸收營養。 認為這樣寶寶肯定會健康地成長發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給寶寶餵養一些粗糧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粗糧中含有很多營養素是精糧中所沒有的。 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了餵養指南寶寶怎樣吃粗糧才是最科學健康的。

Advertisiment

什麼是粗糧

粗糧主要包括穀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幹豆類, 如青豆、赤豆、綠豆等。 一般有如下三類:

1.穀物類: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蕎麥、麥麩等。

2.雜豆類:綠豆、紅豆、黑豆、青豆、芸豆、蠶豆、豌豆等。

3.根莖類:紅薯、山藥、馬鈴薯、南瓜等。

粗糧的營養素

●膳食纖維

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 有利於保障消化系統正常運轉。 它與可溶性纖維協同工作, 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

Advertisiment
延遲飯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 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學研究還表明, 纖維素有助於抵抗胃癌、腸癌、乳腺癌、潰瘍性腸炎等多種疾病。 但是對於粗糧, 我們既要多吃, 又不宜吃多, 因為過食粗糧也有壞處。

●維生素B1

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使腦功能發揮到最佳狀態;對能量代謝, 生長, 食欲, 學習能力均起著積極的作用。 缺乏維生素B1會導致糖代謝障礙, 使血液中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多, 影響神經組織供能, 產生腳氣病, 主要表現為肌肉虛弱、萎縮, 小腿沉重、下肢水腫、心力衰竭等。 哺乳的媽媽如果飲食中缺少會導致母乳裡缺少維生素B1, 引起嬰兒腳氣病。

●維生素B2

是紅細胞形成, 抗體製造, 細胞呼吸作用及生長必須的營養素。

Advertisiment
還可以緩解眼睛疲勞, 輔助糖類、脂肪、蛋白質代謝。 協助鐵及維生素B6的吸收。 當寶寶還在媽媽腹中時, 如果缺乏維生素B2, 即使本人無任何症狀, 卻有可能損害胎兒的健康。 寶寶的食物中缺乏維生素B2, 會出現口角炎和貧血。

●維生素B3(煙酸 )

維持良好血液迴圈, 皮膚健康所必須。 説明神經組織行使正常生理機能, 此外, 糖類、脂肪、蛋白質類代謝及鹽酸製造也離不開B3, 參與膽汁及胃液性激素合成, 可降低膽固醇、改善血液迴圈、提高記憶, 對心理疾病的治療也有幫助。

●胡蘿蔔素(維生素A原)

黃色和深色粗糧裡較多, 可被吸收轉化為維生素A, 維持正常視覺功能。 寶寶體內若維生素A充足, 則視紫紅質的再生快而完全,

Advertisiment
故暗適應恢復時間短;若維生素A不足, 則視紫紅質再生慢而不完全, 故暗適應恢復時間延長, 嚴重時可產生夜盲症。 維生素A可參與糖蛋白的合成, 這對於上皮的正常形成、發育與維持十分重要。 當維生素A不足或缺乏時, 可導致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胃腸和泌尿生殖系內膜角質化, 削弱了防止細菌侵襲的天然屏障, 而易於感染。 在兒童, 極易合併發生呼吸道感染及腹瀉。 維持骨骼正常生長發育。 促進生長與生殖。 寶寶如果缺乏這種營養素, 母嬰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發育不良、皮膚乾燥、乾眼病、夜盲症等。

吃粗糧避誤區

▲誤區1:是粗糧就一定有利健康膳食纖維過多阻礙了一些營養的吸收, 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 吃太多食物纖維對胃腸是很大的負擔,

Advertisiment
而且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較低, 寶寶就是其中一種人群。 因為粗糧裡含有植酸和食物纖維, 會結合形成沉澱, 阻礙機體對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 如果長期每天攝入的纖維素過多, 會使人的蛋白質吸收利用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 造成一些需要脂肪的器官組織如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 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 由於生長發育對營養素和能量(能量食品)的特殊需求以及對於激素水準的生理要求, 過多粗糧不僅阻礙膽固醇吸收和其轉化成激素, 也妨礙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誤區2:粗糧成為主食 如今成人裡肥胖引起的疾病比例很高, 加上過去很多年一直吃精細糧食, 粗糧被越來越地引入到健康食譜中,很多家庭主食就是吃粗糧的,寶寶也不例外,但時間久了,媽媽會發現寶寶胃口和生長發育並沒有想像中的好,更有甚者不僅胃口差,個頭也比同齡寶寶小,這就是因為粗糧裡過多的膳食纖維傷害到寶寶幼嫩的胃,消化功能變差,對營養素的吸收也放慢了下來。吃粗糧很有必要,但一定注意粗細搭配,同時還要搭配營養豐富的食品。比如把粗糧熬粥或者與細糧混起來吃,搭配蛋白質、礦物質豐富的食品以幫助吸收,以免造成營養不良。

粗糧細做 寶寶愛吃

南瓜:和大米混合蒸南瓜飯、煮南瓜粥或蒸南瓜、南瓜泥。

紅薯:蒸紅薯、紅薯泥或和大米混合蒸紅薯飯、煮紅薯粥。

芋艿:香芋泥、冰糖芋艿仔、芋艿鴨湯。

土豆:土豆泥、土豆排骨湯、茄汁土豆濃湯。

玉米麵:和小麥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擀麵條、蒸包子均可。

小米:和大米或糯米混合煮小米粥。

紅豆:紅豆湯或和大米混合蒸紅豆飯、煮紅豆粥。

燕麥:加水煮成燕麥粥。

玉米和豌豆:選擇嫩玉米粒和豌豆粒在水裡煮熟。

如果媽媽是上班族的話,肯定會覺得沒有很多時間來為寶寶粗糧細做。那麼選擇一些市場上賣的粗糧成品做為寶寶的輔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看了以上內容,媽媽們快快行動起來,為了寶寶均衡的營養,讓寶寶也趕飲食時尚,多吃粗糧

粗糧被越來越地引入到健康食譜中,很多家庭主食就是吃粗糧的,寶寶也不例外,但時間久了,媽媽會發現寶寶胃口和生長發育並沒有想像中的好,更有甚者不僅胃口差,個頭也比同齡寶寶小,這就是因為粗糧裡過多的膳食纖維傷害到寶寶幼嫩的胃,消化功能變差,對營養素的吸收也放慢了下來。吃粗糧很有必要,但一定注意粗細搭配,同時還要搭配營養豐富的食品。比如把粗糧熬粥或者與細糧混起來吃,搭配蛋白質、礦物質豐富的食品以幫助吸收,以免造成營養不良。

粗糧細做 寶寶愛吃

南瓜:和大米混合蒸南瓜飯、煮南瓜粥或蒸南瓜、南瓜泥。

紅薯:蒸紅薯、紅薯泥或和大米混合蒸紅薯飯、煮紅薯粥。

芋艿:香芋泥、冰糖芋艿仔、芋艿鴨湯。

土豆:土豆泥、土豆排骨湯、茄汁土豆濃湯。

玉米麵:和小麥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擀麵條、蒸包子均可。

小米:和大米或糯米混合煮小米粥。

紅豆:紅豆湯或和大米混合蒸紅豆飯、煮紅豆粥。

燕麥:加水煮成燕麥粥。

玉米和豌豆:選擇嫩玉米粒和豌豆粒在水裡煮熟。

如果媽媽是上班族的話,肯定會覺得沒有很多時間來為寶寶粗糧細做。那麼選擇一些市場上賣的粗糧成品做為寶寶的輔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看了以上內容,媽媽們快快行動起來,為了寶寶均衡的營養,讓寶寶也趕飲食時尚,多吃粗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