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巧玩拼圖,幫助智力開發


對寶寶來說, 拼圖可是一種好玩具, 要知道寶寶玩拼圖不僅能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還能幫助激發寶寶大腦的發育, 起到開發智力的作用。

玩拼圖對寶寶的三大好處

教會寶寶邏輯思考

從觀察與判斷中學習分類, 孩子想要拼出正確答案。 就必須觀察拼圖範例上的正確拼法, 拼圖還可以讓孩子知道“一個全部”是由“許多部分”所組成的, 以及許多的“部分”能拼湊出一個“全部”。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培養鍛煉了他們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孩子是經過假設、判斷到選擇的過程, 來學習運用邏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培養鍛煉孩子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開始接觸多片的拼圖時, 很多孩子都知道拼圖要從邊緣開始拼, 這就是孩子學習順序、秩序及進行邏輯思維鍛煉的過程。

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孩子玩拼圖需要坐靜下心, 讓他們可以坐得住地做一件事。 培養了孩子的耐心及專注力。 孩子要將一塊塊的圖塊拼成圖畫, 這要求孩子對每一塊圖片都要細緻地觀察。 孩子在玩拼圖的過程中, 培養了他們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同時, 他們玩拼圖還學會辨別顏色和圖形, 並能逐步理解色彩的深淺、線條的曲直、圖形的形狀等。

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

孩子剛接觸拼圖, 都需要大人在旁指點。 慢慢長大, 孩子玩拼圖的數目不斷增加。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和夥伴(或是家庭成員)一起拼一個較大的拼圖, 每個人負責拼圖的一部分時, 就需要集體合作, 相互配合了。 特別是在孩子不能完成自己負責的那份圖時, 他需要向夥伴求助, 借助他人的思維開闊自己的思路。

2個方法教會寶寶玩拼圖

方法1:由易到難的引導

對於沒玩過拼圖的寶寶,你最好先向他演示將四片拼圖拼成一幅完整圖畫的過程,並讓他仔細觀察最終拼出的圖案.接著,你試著將其中的1片拼圖移開,放在旁邊,這樣拼圖就少了一片,然後讓他觀察移走的那片拼圖的上下左右的邊線和顏色特徵、並讓寶寶嘗試將這塊拼圖放回原來的位置,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當寶寶已經能將移走的1片拼圖放回相應的位置時,你則可以試著取走2片拼圖,讓他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

Advertisiment

根據寶寶的實際能力,你可逐漸增加難度,由移走2片到移走3片,甚至將四片拼圖完全打亂,讓寶寶去拼.

方法2:啟發式的引導

在玩拼圖時,你需要時時啟發寶寶思考和觀察,而不是幫寶寶代勞.比如,你可以在遊戲中提醒寶寶:這片拼圖的線條和那片拼圖的線條能連在一起嗎?這兩片拼圖的顏色相同嗎?可以放在一起嗎?找找每片拼圖的四條邊和四個角,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為不同年齡段寶寶選拼圖

【0~1歲.圖案大&片數少】1歲前的寶寶, 身體發育尚未成熟, 所以活動的空間也有限。 此時期可以選擇色彩鮮豔對比、線條簡單清晰、圖案較大的類型;還有色彩要選用紅、黃、藍、綠這4原色為主,

Advertisiment
可以作為寶寶發展視覺圖像認知的準備。

【1~2歲.從拼裝玩具入門】1歲左右的寶寶開始會走路, 所看到的視野開拓, 所以對於事物和圖像的認知能力大大提升。 此時期可以給予簡單的拼裝玩具, 來增加組合的概念;市售一些家家酒的玩具(如:可拆裝的蘿蔔、動物玩偶等道具), 都是不錯的選擇。

拆裝的玩具是因為寶寶還不太認得物體的名稱, 對於完整圖像概念還有點模糊, 透過拆分到拼裝的過程, 可以初步建立“整體拆解成局部, 局部又裝成整體”的概念, 同時促進手部小肌肉的運動和發展。

1~2歲後的孩子, 可提供簡單的幾何形狀配對教具, 選擇較厚的木制拼版或是好握的拼圖, 方便手部功能尚未成熟的孩子開始學習。

Advertisiment

【2~3歲.正式拼圖出爐】2歲後的孩子就可以正式進入“拼圖世界”, 但記得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的步驟;讓孩子從片數少的拼圖玩起(目前以4片算最少), 拼圖的線條必須大而清晰, 適合用顏色分區塊的拼圖遊戲。

2~3歲的孩子則開始有一些挑戰, 選擇簡單圖案的拼圖;或者顏色鮮明的拼圖(如:黃色的鴨子、紅色的蘋果等)。 當孩子漸漸產生信心後, 片數就可以慢慢增加。

【3~4歲.圖案複雜化】3~4歲後的孩子, 片數可增加到10片左右, 形狀也可以較不規則;當孩子完成圖案時, 要給予誇獎並鼓勵繼續挑戰。

4歲後的片數可以到約30多片以上, 而且圖案的選擇已可嘗試較複雜的類型, 如:卡通或是同色系為主的拼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