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常見的十三種大便分析

通過觀察寶寶的大便情況有助於家長及時瞭解當前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態, 這裡列舉了13種寶寶大便常見現象:

1、奶瓣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中出現奶瓣, 首先要想一想寶寶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 如果是配方奶餵養, 大便中出現奶瓣說明存在消化不良的問題。 有可能是沖調奶粉的方法不正確, 造成奶液過稠, 導致消化不良。 不要以為奶粉調得稠, 寶寶就能得到更多的營養。 應該嚴格按照奶粉說明書所提示的比例沖調, 太稀或太稠都不好。 可以添加益生菌治療。 如果效果不好, 應換其他配方奶粉。

Advertisiment

還有一種可能是鈣和維生素D添加過量, 也會引起腸胃反應。 有兒科醫生認為, 不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 都沒必要在食物之外再給寶寶補充鈣劑。 寶寶應該補充的是維生素D, 特別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應每天補充100~400國際單位。

2、稀水樣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稀水樣, 同時伴有口腔異味, 可能是消化不良;也可能提示有病毒感染, 其中以輪狀病毒感染最為多見。 家長應將寶寶的大便裝入小塑膠瓶內, 於2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查。 檢查項目包括大便常規、大便潛血和輪狀病毒抗原等。 如果醫生確診是輪狀病毒感染, 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特別是不要使用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只能殺滅細菌, 不能殺滅病毒。 只要注意別讓寶寶脫水,

Advertisiment
5~7天內可自愈。

如果寶寶較長時間內都是稀水便, 而且大便中有血或黏液, 針對其他胃腸疾病的治療都不見效, 有可能是食物過敏引起的。 如果寶寶尚處在全母乳餵養階段, 媽媽應該好好想一想自己的飲食中有什麼是新近加入的, 寶寶是不是在那之後開始排稀水便;如果寶寶喝配方奶, 要考慮是不是牛奶蛋白過敏;如果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 要好好排查一下寶寶都吃了些什麼。 根據過敏原因考慮更換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或停食某種食物。

3、灰白色大便

如果寶寶從出生大便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 一直沒有黃色大便, 但小便呈黃色, 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 應該馬上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Advertisiment
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4、豆腐渣樣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稀, 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 有時呈豆腐渣樣, 可能是黴菌性腸炎。 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 如果寶寶有上述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5、綠色粘液狀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量少、次數多, 呈綠色黏液狀, 可能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 也就是說寶寶沒吃飽, 只要讓寶寶吃飽, 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6、泡沫樣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泡沫樣, 可能是糖攝入過多造成的, 只要減少糖的攝入就可以轉為正常。

7、油型大便

寶寶的大便呈淡黃色, 液狀, 量多, 像油一樣發亮, 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人工餵養的寶寶身上,

Advertisiment
說明食物中脂肪過多, 需要適當調整食物成分。

8、大便中有血

如果血液與大便是分離的, 一般是肛裂所致;如果血液為鮮紅色, 與大便混合, 可能是痢疾或其他疾病;如果血液為深褐色, 可能是胃或小腸出血。 後兩種出血很可能與食物過敏有關, 應諮詢相關醫生。

9、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可能是蛋白質攝入過量, 或蛋白質消化不良造成的。 應注意配方奶的濃度、進食是否過量, 可適當稀釋奶液。 如果已經給寶寶添加輔食, 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 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

10、大便乾燥

有的寶寶大便乾燥, 甚至像羊糞球樣, 落地有聲;有的排便困難, 有肛門被撐破的情況。 大便乾燥大多與營養成分失調有關,

Advertisiment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 如果配方奶中蛋白質、脂肪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 蛋白質和脂肪就易與鈣結合成塊, 使大便幹結。 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 食物中纖維素過少也容易造成大便乾燥。 如果是配方奶的問題, 可以給寶寶更換其他配方奶;如果是纖維素攝入過少造成的, 應該多給寶寶吃蔬菜, 同時服用一些益生菌, 幫助寶寶軟化大便。

不要一看寶寶大便乾燥就給寶寶貼上“便秘”的標籤, 只有大便幹結同時伴有排便困難才是便秘。

11、大便次數少

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兩三個月的時候, 有的會出現大便次數減少的情況, 兩三天一次, 甚至一週一次。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 要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如何。 如果吃奶正常, 發育良好, 無其他不適,就不需擔心。寶寶是否便秘不完全取決於排便次數的多少,還要結合大便的形狀綜合判斷。如果大便不幹,不硬,屬於正常現象,就不是便秘。有的媽媽母乳品質高,寶寶吸收好,因此殘渣少,大便也會比較少,這就是老話所說的“攢肚”,不需特殊處理。

12、大便次數多

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纖維素——低聚糖,再加上母乳餵養的寶寶腸道中以雙歧桿菌佔優勢,母乳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母乳餵養兒的大便多偏稀,而且次數也偏多,但寶寶但生長發育正常,情緒也很好。這種現象不屬於腹瀉,不用過多擔心。隨著輔食的添加,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有所減少。

13、少量、頻繁大便

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看寶寶的月齡,如果是兩三個月的小寶寶,頻繁大便但每次量都很少,可能與嬰兒腸絞痛有關。患腸絞痛的寶寶排氣多,每次排氣都會帶點大便出來,並不是真正在排便。嬰兒腸絞痛(參見第183頁“嬰兒腸絞痛”詞條)屬於自限性發育問題,多是由於胃腸發育不成熟所致,待寶寶滿4~6個月時會自然消失。如果寶寶哭鬧嚴重或吃奶、睡眠受到嚴重影響,可給寶寶口服西甲矽油滴劑,每天3次,一次10滴,連服兩周。藥物可緩解寶寶不適,但不能根除,根除只有等待時間。

無其他不適,就不需擔心。寶寶是否便秘不完全取決於排便次數的多少,還要結合大便的形狀綜合判斷。如果大便不幹,不硬,屬於正常現象,就不是便秘。有的媽媽母乳品質高,寶寶吸收好,因此殘渣少,大便也會比較少,這就是老話所說的“攢肚”,不需特殊處理。

12、大便次數多

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纖維素——低聚糖,再加上母乳餵養的寶寶腸道中以雙歧桿菌佔優勢,母乳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母乳餵養兒的大便多偏稀,而且次數也偏多,但寶寶但生長發育正常,情緒也很好。這種現象不屬於腹瀉,不用過多擔心。隨著輔食的添加,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有所減少。

13、少量、頻繁大便

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看寶寶的月齡,如果是兩三個月的小寶寶,頻繁大便但每次量都很少,可能與嬰兒腸絞痛有關。患腸絞痛的寶寶排氣多,每次排氣都會帶點大便出來,並不是真正在排便。嬰兒腸絞痛(參見第183頁“嬰兒腸絞痛”詞條)屬於自限性發育問題,多是由於胃腸發育不成熟所致,待寶寶滿4~6個月時會自然消失。如果寶寶哭鬧嚴重或吃奶、睡眠受到嚴重影響,可給寶寶口服西甲矽油滴劑,每天3次,一次10滴,連服兩周。藥物可緩解寶寶不適,但不能根除,根除只有等待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