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幾種必須糾正的壞習慣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 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如果父母聽之任之, 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 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 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因此, 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 趕快防患於未然, 並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幾種不容忽視的不良行為

1、打斷談話

為何不容忽視:你的孩子也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什麼或問你某些問題, 但是如果縱容他打斷你的談話, 卻不會有助於教會孩子為他人著想, 更不會讓他學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如何自己打發時光。

Advertisiment
結果將會是他認為自己有權吸引別人的注意, 並不能忍受任何挫敗。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電話或跟朋友聊天之前, 告訴孩子他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擾你。 給他安排點活動或者讓他玩一個他平時沒玩過的玩具。 如果你在談話時, 他纏著你, 你可以指指椅子讓他安靜地坐在那, 耐心等你談完。 之後告訴他干擾別人並不會得到他想要的。

2、攻擊性行為

為何不容忽視:孩子和小夥伴有小衝突的時候, 你可能不一定會去管教, 但是你不該忽視那些小小的攻擊性行為, 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 父母問題顧問蜜雪兒博士認為, 如果你不管的話, 孩子到了8歲左右, 這種不良行為就會積習難改了。 放任自流傳遞的資訊是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Advertisiment

制止方法:正面應對攻擊性行為。 把孩子拉到一邊告訴他, “那樣會傷了妹妹。 如果他這樣對你, 你會怎樣呢?”要告訴他任何傷害別人的舉動都是不可以的。 在下次出去玩之前, 提醒他不要粗魯霸道, 幫他練習生氣時該說些什麼。 也可以給他一點小小的懲罰, 如果他再犯的話, 不讓他出去玩。

3、假裝聽不見你說話

為何不容忽視: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 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 一次、兩次、三次, 甚至四次, 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 這時你不能忽視了。 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資訊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 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於是在訓練他可以等待提示, 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 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這種行為,

Advertisiment
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 並極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側跟孩子說話, 走到她面前, 告訴他該做什麼。 談話時, 讓他看著你, 並且回答“好的, 媽媽。 ”輕撫她的肩膀, 呼喚她的名字, 關掉電視都會有助於吸引她的注意。 如果他不聽話的話, 告訴他後果是什麼。 當五歲的傑克開始“選擇性聽取”時, 他的父母決定採取措施。 他們告訴孩子, 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復要求他做事的話, 比如說來吃飯或洗澡, 那麼那一天他只能看一個動畫片, (通常他可以看兩個)或者那一周他將損失一個外出遊玩的機會。 如果他們不得不提醒他兩次的話, 一個動畫片也不讓看了, 或兩天不能出去玩。 媽媽(媽媽食品)們該努力做到不讓步,

Advertisiment
否則的話, 他會繼續這種壞習慣的。

4、無視規則

為何不容忽視: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 自己放DVD, 當然很方便, 但是有些吃的, 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的, 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裡看DVD。 專家認為放任孩子不遵循規則做事情絕對不是好辦法。 如果你看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自己從櫃檯裡拿餅乾很好玩, 那就等著瞧吧, 看看他到了八歲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麼辦。

制止方法:制定幾項家庭紀律, 並經常和你的孩子談論這個話題, 比如, 告訴孩子:“你得問問可不可以吃糖, 因為這是規矩。 ”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以外的時候就打開電視, 告訴他把電視關掉。 並且大聲清楚地陳述規則, 這將有助於讓孩子銘記在心。

Advertisiment
當四歲的姍姍未經允許就拿了些圖畫筆玩並把她的一隻胳膊整個都塗成了黃色, 他的媽媽告訴她下午不能幫著畫車庫促銷的看板了。 雖然她哭了, 但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她故伎重演。

5、使小性子

為何不容忽視:你或許以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會跟你翻白眼, 或說話傲慢無理, 但是傲慢的舉止通常在兒童(兒童食品)模仿大孩子以試探父母的反應時就開始了。 一些家長以為這只是階段性的, 於是就置之不理, 但是如果你不正面應對這一問題, 你會發現孩子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會沒有朋友, 並無法與老師和其他成人融洽相處。

制止方法:讓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為。 舉個例子, 告訴他“你這樣翻白眼, 好像是不愛聽我說的話。”這並不是要讓孩子感覺難為情,而是讓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失去朋友的友誼和愛戴。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你可以不理他並走開。你可以這樣說:“你如果這樣和我說話的話,我聽不見。當你準備好有禮貌地說話時,我才會聽。”

好像是不愛聽我說的話。”這並不是要讓孩子感覺難為情,而是讓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失去朋友的友誼和愛戴。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你可以不理他並走開。你可以這樣說:“你如果這樣和我說話的話,我聽不見。當你準備好有禮貌地說話時,我才會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