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很“小氣”,該怎麼引導

孩子明明有很多玩具, 但卻一件也不願意借給別人玩;明明自己平時根本不喜歡的東西, 卻碰也不讓別人碰。 孩子這是“小氣”嗎?該怎麼引導呢?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解讀的吧!

媽媽說小氣娃, 怎麼治?

我家娃今年2歲, 特別小氣。 別的小朋友來家裡玩, 玩具都不肯借別人;哪怕是平時不怎麼喜歡的玩具, 也不讓別人碰一下。 雖然我們反復和他說, 別人只是借去玩一下, 會還你的, 可他還是緊緊拽著不鬆手。 搞得我很尷尬。 我和他爸爸都不是小氣的人, 他這小氣的樣子真是太丟臉了。

我們平時給他買的玩具還挺多的,

Advertisiment
沒人來玩的時候, 也沒見他多稀罕, 可為什麼一有人來玩, 他就那麼小氣呢?我們該怎麼教育呢?

首先, 想告訴這位家長的是, 孩子這種“對自己物品特別在意”的表現, 可能要持續到五六歲。

這是因為, 這個階段是孩子自我意識萌發、自我價值判斷初步形成的關鍵期——對自己物品的佔有和掌控, 正是在這種心理發展特點主導下的外在表現。 所以, 並不是“小氣”。

“是我的, 我不給”

自我意識萌發, 開始對“界限”進行初步的探索

其實, 當孩子還是個小嬰兒時, 他是分不清自己和環境, 以及自己與他人的區別的, 常以為自己和周遭的一切是渾然一體的。 但當進入1歲半至2歲時, 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逐漸發展起來了, 開始意識到“我”和“你”,

Advertisiment
以及“我”與周遭的環境是相分離的, “我”是獨立的。

隨著這種意識的進一步發展, 孩子開始需要建立和滿足“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主導權了, 其中包括對自己物品的掌控權。

因此, 當家長要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時, 即便是孩子平時不怎麼稀罕的玩具, 他也依然不願意。 這是因為孩子感受到, “我”對所擁有物品的掌控權受到了挑戰。 “反抗”, 是他在捍衛“我”的權利。 而且, 往往家長越要孩子分享, 孩子反抗得越厲害。

其實, 這樣的表現, 也是孩子對“界限”的初步探索——通過對物權的爭取, 明確自己的權利界限。

“你真小氣”

破壞孩子的“物權”意識, 影響自我價值的良性構建

如果不瞭解這個階段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和需求, 而一味以成人的價值判斷,

Advertisiment
給孩子貼上“小氣“的標籤, 甚至因為孩子不願分享自己的物品而責備或打罵孩子, 不但會破壞孩子的“物權”意識, 還會影響孩子對自我價值的判斷。

因為孩子的自我評價和價值判斷往往來自“鏡像的自我”——也就是說周圍的人怎麼看待和評價他, 他就怎麼看待和評價自己。

所以, 當孩子的物權意識屢遭挑戰和破壞後, 他就會對這件事變得不確信了, 漸漸便不敢再爭取這項權利了(而這樣的孩子, 長大後也容易變得不敢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更為關鍵的是, 在這種行為屢遭責備和否定後, 孩子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認為自己“不好”“不對”, 這不但會導致孩子低自尊、不自信, 還嚴重影響了自我價值的良性構建。

Advertisiment

“就是借, 也不行”

生活經驗缺乏, 將“借”“分享”等同於失去

另外, 還需要指出的是, 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 其實還不太分得清“送”“借”“分享”的區別。

因為2歲的他們, 生活經驗還比較缺乏, 也許在被要求將自己的玩具“借”出去前, 還不曾獲得過“借”“還”的生活體驗, 所以在他們眼裡, 不論是“借”還是“分享”, 往往都與“失去”是同一種概念。

所以, 即便家長一再保證對方會還給他, 他依然不會“放心”地將物品“借”出去。

“你來決定”

尊重孩子的心理發展, “自我滿足”後才能更好“利他”

當瞭解了孩子這個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後, 在與他的相處時, 我們就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所以, 當下次再發生這樣的情況時, 不妨事先將孩子這個階段的特點和表現與對方家長做一次溝通,

Advertisiment
取得對方的理解, 並請對方到時也帶一個玩具過來, 這就避免了到時的尷尬。 另外, 在這樣的場景中, 也不妨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讓他來決定要不要分享、分享什麼。 當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 並擁有一定“權利”後, 反而更可能表現出符合大人期待的行為。

當然, 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 依然有可能牢牢守著自己的東西, 對你say“NO”。 那也無妨, 尊重他對自己物品的主導權。 當孩子幼年時對自己的物品獲得“擁有”的充分體驗後, 日後對他人才能更有底氣地“給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