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寶寶從不生病的“姥姥經”

今天的門診中, 最讓我感到愉悅和有收獲的是琳琳小朋友的到來。 琳琳已經3歲了, 今日來科里是作常規體格檢查和接種(A+C)流腦疫苗的。

琳琳可是我們科孩子圈里的名人之一, 從出生1個月開始來做保健到現在, 常常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當然, 琳琳乖巧懂事在此不提, 今天要和媽媽們分享的是琳琳姥姥的健康育兒經, 那就是琳琳3歲了, 可從沒有去醫院看過病。

要知道, 寶寶6個月至3歲, 正是小兒疾病的好發期。 琳琳真是太棒了!您聽了是不是很感興趣?姥姥的妙招在哪兒呢?這可是我不能放過的取經機會。

Advertisiment
因為琳琳從小就是姥姥、姥爺一手帶大的。 下面, 我就把琳琳姥姥介紹的育兒經驗給大家總結幾條:

經驗1:穿得少。

老人們常說:要想小兒安, 三分饑與寒。 穿多了寶寶易出汗, 更易著涼感冒。

經驗2:晚上不讓孩子過度興奮。

爸爸媽媽下班后, 要以溫和形式與寶寶交流玩耍, 比如講故事、過家家等。 保證寶寶的夜間睡眠, 使寶寶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 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經驗3:無論春夏秋冬都堅持戶外活動。

這樣可使寶寶逐步適應大自然的氣候, 使寶寶的大腦體溫調節中樞得到鍛煉, 增強抗病能力。 另外, 戶外活動還可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呢!

這幾條經驗是不是既簡單又實用?借此機會, 我也有一個防病小經驗與媽媽們分享。

Advertisiment
我叫它“喂養途中急剎車”。

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像他的運動能力發育一樣, 是一個緩慢的逐漸成熟的過程。 比如寶寶在學翻身、爬行等運動時, 累了會休息一下。 喂養也是如此。

如果您感覺寶寶幾天來喝奶、吃飯又香又多, 可要來個急剎車, 讓寶寶的胃腸道休息1-2天。 因為過度增加寶寶胃腸道的負擔, 可使寶寶免疫力降低而易患病。

具體做法是:適當減少輔食量和進食清淡食物。 8月齡以下寶寶可只給少量的米粉, 大一些的寶寶可以少加魚泥、肉泥、雞蛋等不易消化的輔食, 也可以只給吃一些菜粥或面片湯;配方奶可以適當沖淡一些。

千萬不要等到寶寶的胃腸道疲憊, 不想吃飯了才來剎車。 這時, 可能已發生消化不良,

Advertisiment
再恢復就比較麻煩。 您不妨試一試, 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個家庭都有許多育兒高招, 您沒準兒還有更好的育兒和防病經驗呢, 不妨也拿出來“曬一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