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 他會有很多類似秩序敏感期這樣的特別心理需求, 如果我們不理解寶寶, 就很容易跟寶寶較勁, 讓他感到很壓抑, 或者學會以同樣的方式跟父母對著幹。 而寶寶一些典型的所謂“問題”行為, 其實只是這種心理需求最突出的表現而已, 諸如:
心理需求的表現
拿到什麼都往嘴裡放
寶寶一出生, 嘴就是他滿足口腹之需的器官, 同時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最敏感的部位。 因此, 不管他的小嘴碰到什麼,
Advertisiment
拿到東西就往地上扔
從幾個月大開始, 寶寶就可能扔東西玩。 到1歲左右, 他的這種行為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如果有人撿起來交給他手裡, 他還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 看起來顯得特別頑劣。
總是喜歡說“不”
到了2歲左右, 寶寶進入他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 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說“不”。 父母說東, 他一定指西, 父母說左, 他非要向右, 似乎他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跟父母對著幹。
書一到手就撕
撕紙也是寶寶幾個月到1歲半左右非常熱衷的一件事情, 因此, 只要你將書放到他手裡, 他立刻就會玩這個撕紙的遊戲,
Advertisiment
抓、打、咬小夥伴
小傢伙明明很喜歡某個小朋友, 可是只要一見面, 他就會立刻出手、動嘴, 以我們最難以接受的方式去與他的好朋友交流。 於是乎, 兩個小傢伙一見面, 過不了兩分鐘就會你叫我喊、哭聲震天。 而寶寶這種行為並非我們想像的“暴力”的範疇, 他們不過是不懂得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跟同伴交往, 甚至這還可能是他表達喜愛之情的一種方式呢。
尊重與理解:讓寶寶遠離任性
一個被父母理解、獲得最大滿足感的寶寶, 通常也是最乖巧的寶寶。 既然如此, 理解寶寶的需求、以恰當的方式去引導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要將育兒的水準提高到這個層次, 我們就要學會觀察揣摩寶寶的心理需求,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寶寶的各種行為就會發現, 即便是剛剛出生一個來月的寶寶, 他也會有很多表達自己需求的特別方式。
玖玖一個多月的時候, 她就已經懂得以她自己獨特的方式跟媽媽交流了。 每天晚上某個固定的時刻, 只要給她洗漱完畢, 把她放床上, 不需要任何儀式, 小傢伙就會悄然入睡。 然而, 有一天晚上, 到了入睡的時間, 小傢伙卻一直不肯入睡, 嘴裡哼哼唧唧的, 使勁踢騰著小腿, 看起來似乎很委屈。 玖玖媽琢磨來琢磨去, 覺得惟一的可能就是她尿了, 可是這個理由明顯很牽強, 因為小傢伙在上床之前剛剛尿過呀!不過, 無奈的玖玖媽還是把玖玖的小衣服解開了,
Advertisiment
如同上例中的玖玖一樣, 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就有許多這種原生態的“語言”, 如果我們讀不懂寶寶的這些語言, 就無從理解他。 因為缺乏理解, 寶寶的需求得不到正確的回應, 他就會產生一種挫敗感, 而父母帶給他的這種挫敗感比其他任何事情帶給他的傷害都要更嚴重。 最嚴重的影響就是, 一旦寶寶的需求得不到期望中的回應,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很多時候, 任性不是寶寶的錯, 只是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有錯。 認真觀察寶寶, 揣摩他行為背後的真正意圖, 學著理解他的需求, 以他能夠接受的、溫和而人性的方式去引導他, 讓寶寶的需求得到尊重, 任性就會遠離寶寶。
(兼職編輯:何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