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怎麼玩玩具越玩越聰明?

面對琳琅滿目的玩具, 該如何選擇有助寶寶認知發展的玩具呢?其實, 越是簡單的玩具, 越能讓寶寶享受無所限制的遊戲樂趣, 也越能開啟其智慧!
玩具買多了, 寶寶不見得捧場;不買玩具, 又擔心寶寶的童年少了什麼。 買與不買之間, 父母可是頗傷腦筋。 其實, 3歲前的寶寶著重于手部的操作, 能動手操作的玩具才會令寶寶覺得更有趣。 因此, 父母應利用有限的玩具做無限的擴充, 而且重點應放在玩的過程中。 即使是簡單的玩具, 只要父母好好與寶寶一起玩, 也能玩出多種變化。

寶寶怎麼玩玩具越玩越聰明? 1、 拼圖
王加恩醫師分析說,
Advertisiment
拼圖讓寶寶學習如何利用視覺線索, 將部分組織拼為一個整體。 由於拼圖是需要拆散、重組的玩具, 因此, 在拼湊的過程中, 也可逐漸增強寶寶對挫折的忍受度。 在剛開始玩拼圖的時候, 應該從三四片的數量與大塊的圖片開始玩起, 父母別急著幫寶寶完成成品, 應放手讓寶寶去大膽嘗試, 讓他學習思考如何根據圖塊的顏色、位置與方向做出正確的組合!
2、 黏土
黏土的可塑性非常好, 不論是揉、抓、戳、壓、捏、擠, 還是拍與打, 都能給寶寶提供觸覺刺激、學習控制動作力量及控制的好素材。 一開始可在寶寶眼前把東西包在黏土中, 引導寶寶用手指把東西摳出來, 訓練手指的靈活度。 然後可讓寶寶自行按壓或揉捏,
Advertisiment
從“搓湯圓”玩起, 再依能力做出不同造型的東西, 還可從不同顏色的黏土學習認識顏色及玩出混色的趣味。
3 、玩偶
在幼兒時期有了玩偶的安撫陪伴, 幼兒的安全感與情緒將較為穩定。 蔡美芬治療師說, 有些父母擔心因為擔心過敏而不讓寶寶玩絨毛玩偶, 多少有點可惜, 其實, 只要寶寶不是天生過敏體質, 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再者來說, 就算特別擔心過敏, 也只需對玩偶勤加清洗即可。
寶寶與玩偶互動的狀況, 不僅是一種情感的表達, 父母還可從中觀察並瞭解寶寶的發展狀況。 比如有的寶寶會學媽媽照顧自己的樣子, 喂玩偶吃飯或哄睡覺, ;而有的寶寶則可能把媽媽罵自己的樣子“複製”到玩偶身上。
Advertisiment
所以, 玩偶不僅是寶寶的“玩伴”, 也是父母的一面教養“明鏡”!
4、 聲光玩具
對1歲半前的寶寶而言, 必須通過感官來學習。 因此, 經碰觸、拍打、拉扯等動作能發出聲音或移動位置的聲光玩具, 便是最好的學習媒介。 王加恩醫師指出, 在玩的過程中, 寶寶可建立簡單的因果關係(因為按壓會使玩具發出聲音或移動位置), 借此開啟寶寶探索外界的興趣。 同時, 父母也可觀察寶寶的反應是否有異常, 比如示範如何玩玩具時, 看寶寶是否會模仿;在玩具移動位置時, 看寶寶的眼神是否會追視、是否會尋找玩具等。
5 、沙子
沙子與很多物品的觸感不同, 抓起一把沙, 讓它慢慢從指間滑落, 便能提供豐富的觸覺感受。 如果加上不同比例的水, 沙子更是充滿不可預知的奇妙變化,
Advertisiment
對寶寶而言, 絕對是極富吸引力的玩具。 所以, 請不要以“怕髒”為由, 剝奪了寶寶玩沙的機會。 6、 積木
積木可說是陪伴寶寶最久的玩具, 除了依不同階段的能力發展有不同的玩法, 也可隨個人想法變換出各式造型, 對啟發寶寶的認知能力大有助益。 玩積木可認識形狀、顏色和數量, 同時學習分類與配對的概念, 並在堆疊中練習大小肌肉的控制力與手眼協調的能力。
通過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揮, 積木可被賦予不一樣的意義, 如各種建築物、軌道等。 在一次又一次的堆疊中, 難免會發生倒塌, 而在反復的堆疊、倒塌、再堆疊的經驗中, 可培養寶寶的挫折忍受力, 而在與其他人一起玩積木時, 又可培養寶寶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識。
Advertisiment

7、 繪本
市面上有助認知學習的繪本不可勝數, 不論想要寶寶學什麼, 都應該從他有興趣的東西切入, 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習動機。 比如想認識食物, 不妨通過艾瑞?卡爾的作品《好餓的毛毛蟲》。
《好餓的毛毛蟲》敘述了一隻剛破蛋而出的毛毛蟲肚子餓, 在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星期四吃了四顆草莓、星期五吃了五個橘子、星期六吃了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霜淇淋甜筒、一條小黃瓜……吃了好多東西的毛毛蟲不再覺得肚子餓, 並變成了一隻又肥又大的毛毛蟲。
蔡美芬治療師特別指出, 在有情境配合的前提下, 繪本學習將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在認識毛毛蟲吃的各種食物時, 寶寶也對數數、量詞、日期及排序有了初步概念。
8、 鍋碗瓢盆和瓶瓶罐罐
很多家長都反映,相比玩具來說,寶寶似乎更愛家裡的鍋碗瓢盆和瓶瓶罐罐,因為每次玩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比如用不同物品敲打鍋子,總能發出高高低低、鏗鏗鏘鏘的各種聲音。的確,在寶寶眼中,好不好玩才是關鍵,至於玩的是什麼、玩具功能與價格高低,倒並不是特別重要了。
瓶瓶罐罐的包裝方式各不相同,幼兒要研究如何打開瓶瓶罐罐,往往要費上好一番功夫,這次打不開,下次再試,無形中培養了寶寶的挫折忍受力。如果順利扭開了瓶瓶罐罐上的蓋子,那麼寶寶不僅很有成就感,同時也訓練了小肌肉的發展。所以,不妨留下一些足夠安全的瓶瓶罐罐,洗乾淨後拿給寶寶玩。
小編總結:其實,可以給寶寶玩的玩具,不一定非得要昂貴的,在生活中常見的玩具也可以讓寶寶開心的晚上一整天哦。
(兼職編輯:鄒利軍) 寶寶也對數數、量詞、日期及排序有了初步概念。
8、 鍋碗瓢盆和瓶瓶罐罐
很多家長都反映,相比玩具來說,寶寶似乎更愛家裡的鍋碗瓢盆和瓶瓶罐罐,因為每次玩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比如用不同物品敲打鍋子,總能發出高高低低、鏗鏗鏘鏘的各種聲音。的確,在寶寶眼中,好不好玩才是關鍵,至於玩的是什麼、玩具功能與價格高低,倒並不是特別重要了。
瓶瓶罐罐的包裝方式各不相同,幼兒要研究如何打開瓶瓶罐罐,往往要費上好一番功夫,這次打不開,下次再試,無形中培養了寶寶的挫折忍受力。如果順利扭開了瓶瓶罐罐上的蓋子,那麼寶寶不僅很有成就感,同時也訓練了小肌肉的發展。所以,不妨留下一些足夠安全的瓶瓶罐罐,洗乾淨後拿給寶寶玩。
小編總結:其實,可以給寶寶玩的玩具,不一定非得要昂貴的,在生活中常見的玩具也可以讓寶寶開心的晚上一整天哦。
(兼職編輯:鄒利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