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為了減輕寶寶打針時的疼痛, 為嬰幼兒設計的注射器都又細又短, 但是, 小寶寶對"異物入侵"會心慌, 哇哇大哭。 該怎麼辦。
1、媽媽的撫摸與安慰
建議, 打針時, 父母一定要陪伴他, 撫摸他, 輕言細語鼓勵他。 別以為他聽不懂。 心理學研究發現, 親人的語言與肢體安慰對孩子有類似于"情感鎮定劑"的作用。
孩子還與母親心心相印!媽媽如果感到驚慌, 這種憂慮感會傳遞給孩子, 當他感覺到氣氛不對時也會哇哇大哭!看來, 你都得保持鎮定, 讓孩子始終感覺到母親的溫暖和安全感。
Advertisiment
2、轉移注意力
此外, 可以準備些小玩具讓孩子"分心", 比如公仔、機器人等等, 小寶寶心愛的玩具可以將他的注意力從抽取血樣、打針等醫學治療中轉移。 此外, 有些醫院在兒童病區裡播放輕快的音樂、擺放滑梯等玩具, 可以供寶寶們隨時看卡通片、玩遊戲, 這些都能減輕治療帶來的痛苦。
寶寶害怕打針怎麼樣?家長先調整自己
其實寶寶怕打針這件事很多時候都是家長灌輸給孩子的, 比如說有些家長平時見孩子不聽話, 就對孩子說帶孩子去打針, 長此以往在寶寶的心中就會形成一種"打針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的思想, 而這種思想一旦得到過一次證實便會根深蒂固的深埋在孩子心中, 以後有需要打針, 寶寶就更怕了。
Advertisiment
其實做家長的平時一定不要拿打針去嚇唬孩子, 特別是在打針的過程中, 媽媽更要做到鎮定。 如果說媽媽本身就非常焦慮, 擔心寶寶不配合打針, 那麼寶寶其實是可以從媽媽的呼吸、體溫、表情、語言從感受出來的, 而這無疑就變相的告訴寶寶將有重大的事要發生了, 而加重了寶寶害怕打針這件事。
提前告知孩子
比如說明天就要帶孩子去打針了, 寶媽可以在家裡給孩子講關於小寶不怕打針的故事, 比如一個生活在針管裡的孩子很寂寞, 希望可以和寶寶做一個遊戲等等。 其實故事都是人編的, 而寶媽如果可以在寶寶害怕打針這件事提前告訴寶寶這些則有利於舒緩寶寶害怕打針這件事。
安慰寶寶
疫苗室裡最常見的是媽媽抱著孩子然後生硬的不怕,
Advertisiment
別給孩子心理壓力
孩子表現出對打針這件事的害怕恐懼時, 就不要在給孩子更多的心理壓力了。 這類話是最好不要在寶寶面前說"你看某某打針都沒哭, 你還哭, 你是男孩, 打針還哭, 丟臉等等。
應該相信每個孩子其實都是很想表現出自己不怕打針這件事的, 但是"打針"實在是太可怕了。 這個年齡段的人怕打針其實是最正常不過的, 而如果說家長在給孩子壓力的話,
Advertisiment
給孩子承諾
比如說在孩子答應打針時不哭之後, 不管孩子打針的過程中有沒有哭都應該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獎勵, 告訴孩子很棒。 就算孩子在打針的過程中哭了, 也應該寬容孩子, 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表現, 等到下次就一定會做好了。
怎樣消除寶寶打針後硬塊1、熱敷。
熱敷可以促進硬結部位的血液迴圈, 加速藥液的吸收, 起到消散硬結的作用。 越早熱敷效果越好。 方法是將毛巾或紗布疊成方塊, 浸在60-70度的熱水中, 稍稍擰乾後敷在硬結部位, 每5分鐘更換1次, 持續20-30分鐘, 每日至少1-2次。 如果同時進行按摩效果會更好。
Advertisiment
2、硫酸鎂溶液外敷。
目的是使局部肌肉放鬆, 血管擴張, 血流加速, 促進藥液的吸收, 使硬塊變軟消散。 方法是將50毫升50%的硫酸鎂溶液(藥房買)倒在碗裡, 加10毫升熱水, 然後把紗布或小毛巾(3塊交替使用)浸在藥液裡, 稍稍擰乾後, 敷在硬結處, 最好在上面捂一個熱水袋來保溫, 每5分鐘更換1次, 持續15-20分鐘, 每日2-3次。
3、外敷土豆片。
將一隻新鮮的土豆切成片, 每片約0.5-1釐米厚, 大小比硬塊略大些。 把土豆片覆蓋在硬塊上, 然後用兩條膠布固定好, 24小時後取下, 硬塊就可以明顯縮小。 第二天再照樣貼1片。 一般外敷幾天就可以使硬塊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