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患皰疹性口炎該如何護理?

(配圖)

* 案例:

春天來了, 天氣可好了, 可是我卻不能出門玩, 因為我生病了, 突然開始發高燒、流口水, 身體上的不適讓我哭鬧不止, 也沒有了食欲。

媽媽以為我是感冒了, 就弄了一些感冒藥給我吃。 可是, 我的粗心的媽媽呀,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 但我卻知道這絕不是感冒, 因為上次我感冒的時候就不是這樣的感覺。

又過了2天, 我的牙齦、舌頭、頰部和嘴唇點膜的表面開始發紅、腫脹, 還出現了界限清楚的小紅斑。 很快, 以這些紅斑為“基地”, 形成了針尖大小密集成團的小水皰, 小水皰破了之後又變成潰瘍,

Advertisiment
不過我的體溫倒是逐漸開始下降了。

* 醫生診斷:

皰疹性口炎是一種急性病毒感染, 常發生在冬春季。 多發生于6歲前兒童, 6個月到3歲嬰幼兒多見, 多被誤認為感冒。 本病很少產生抗體, 容易再次患病。 治療主要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高燒時可口服小兒退熱片或物理降溫, 同時服用病毒靈片、抗病毒口服液或板藍根沖劑。 口腔局部潰瘍可應用口腔炎噴劑或西瓜霜噴劑等;病情嚴重者應靜脈注射雙黃連和抗生素。 服用藥物時請遵醫囑。

* 媽媽護理:

寶寶患病後因疼痛拒食, 可多食易消化和高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食品。 如蓮子羹、清雞湯、水燉蛋、牛肉汁稀粥等等。 在保證寶寶充分營養與休息的同時儘早去醫院治療, 不要亂用藥。

Advertisiment
急性期可用溫水擦胳膊腿的大血管處, 有利於降溫。 平時去人員密集場所要防止傳染, 房間要經常通風, 保持空氣新鮮。

保持寶寶口腔清潔, 勤喂水, 禁用刺激性藥物和食物, 飲食以微溫或涼的流質或半流質為宜, 以減少刺激。 如果寶寶反復出現此類病症, 建議多給寶寶吃含鋅豐富的食物, 如牡蠣、果仁類食物。 也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微量元素鋅, 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 小藥方:

可用黃芩、板藍根、大青葉、西河柳、蒲公英、田基黃、紫花地丁、淡竹葉、金銀花、連翹等藥, 取其中數味, 合煎湯服。 也可用板藍根沖劑, 每次一包, 每口2~3次, 開水沖化後口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