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生寶寶肺炎。 肺炎是由於肺感染病毒或細菌而引起的炎症。 新生寶寶肺炎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多發病, 在新生寶寶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 為新生寶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 新生寶寶患上肺炎不容忽視。
根據產生的病原不同、感染途徑不同, 新生寶寶肺炎可分為吸人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 吸人性肺炎是指新生寶寶在胎內吸入胎糞、污染的羊水, 生後吸人不潔的乳汁或分泌物引起的;感染性肺炎是指新生寶寶出生前母親有感染性疾病通過胎盤傳給胎兒, 或生後與家庭成員中患感冒的人接觸而引起發病。
Advertisiment
根據感染源的不同, 新生寶寶肺炎可分為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和支原體肺炎。
病毒性肺炎是最常見的肺炎, 主要症狀是發燒持續3天以上, 咳嗽厲害, 有時呼吸變得急促, 臉色也會變得不好。
細菌性肺炎比病毒性肺炎要嚴重, 但是近年來很少發病。 最常見的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細菌性肺炎, 患兒會出現高燒, 持續2~5天, 開始是呻吟式呼吸, 就好像在歎氣似的, 肚子會脹得鼓鼓的。 同時氣色也變得不好, 呼吸急促, 患兒很痛苦。
支原體肺炎是由酷似微生物的支原菌引起的, 比起細菌性肺炎, 支原體肺炎屬比較輕微的肺炎。 有時候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 只是咳嗽而已。 拍攝X光的時候, 有可能第一次發現。
Advertisiment
媽媽招術——避免寶寶感冒, 及時診治。
及時就診治療。 由於新生寶寶肺炎臨床表現不典型, 早期病兒只出現吃奶減少或不吃奶、哭鬧不安或體溫不升, 隨後出現口吐泡沫、陣發性發紺, 可有咳嗽、呼吸急促、鼻翼扇動、三凹征等, 嚴重時患兒才會出現呼吸不規則、點頭呼吸、雙吸氣或呼吸暫停、口周發青等較為典型症狀。 故患兒拒奶、精神差、面色發紺、口吐泡沫或餵奶後嗆咳、氣促時, 應及時就診治療。
原則上, 不管是哪一種肺炎都應該住院治療。 尤其是細菌性肺炎至今還是嚴重的疾病之一, 如果惡化的話, 有可能導致肺化膿的胸腔化膿症。 新生寶寶肺炎雖染發病率高, 但如果及時到醫院就診, 得到合理治療、護理, 治癒率較高,
Advertisiment
平日避免感冒。 平時要注意新生寶寶居住的室內保持空氣流通, 避免受涼, 衣被適度, 室溫不宜過高, 勿與發熱、咳嗽、流涕的人員接觸。
避免傳染。 母親患感冒, 接觸患兒時必須戴口罩;平時家庭成員不要經常親吻小兒, 以免從呼吸道傳人病菌。
注意餵養。 預防奶液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