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情商教育3大工具

很多家長只注重對寶寶的智商教育而忽視了對寶寶的情商教育, 其實寶寶情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味注重智商, 也許你的寶寶是很聰明, 但同時可能會造成寶寶以後的人格或者心理缺陷。

一、對寶寶進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兒到四、五歲時, 腦量會長至成人的2/3, 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 最重要的學習能力, 尤其是情感學習能力, 也在這個時期得到最大的發展。

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的影響, 一個兒童如果此時無法集中注意力, 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觀、具破壞性、孤獨、焦慮、有各種恐懼的幻想、對自己不滿意等,

Advertisiment
以後, 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將很難把握機會。 發揮潛力。 可以說, 他這時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所以, 在幼兒階段進行正規、系統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 這是奠定人生成敗的基礎。

然而遺憾的是, 許多家長及幼稚園的教師對此知之甚少, 對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現的問題或視而不見, 或束手無策, 或簡單地以批評、懲罰和管束來解決, 不懂得以科學的眼光來識別, 以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和誘導。

二、如何對寶寶進行情商教育

寶寶情商的3個工具箱

工具NO1:冷靜下來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 他的情緒反應往往來自身體, 而不是情感方面。 身體健康的孩子, 較少有極端情緒反應, 更會擅於控制自己的情緒,

Advertisiment
充滿活力。

讓孩子學會冷靜下來, 能夠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可選擇孩子最輕鬆的時候進行, 這時的孩子更樂於去嘗試一些新鮮事情。

方式:

用手指在孩子的背上畫字、數位或圖形, 讓孩子猜。

讓他的肌肉緊繃五秒鐘左右, 然後徹底放鬆。

有規律地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從雙腳開始, 慢慢地往頭部方向移動。

深吸一口氣。 讓孩子吐一口氣, 然後保持幾秒鐘, 這樣, 當他吸氣的時候, 就會自然而然地大吸一口了。

工具NO2:擺脫沮喪情緒

令人不快的經歷一旦在孩子的情感記憶庫裡沉積下來, 當他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 這些記憶碎片就會被啟動, 產生更激烈的反應。 這不僅讓孩子自己難過,

Advertisiment
還會影響同伴對他的態度。 於是, 孩子越來越會在意旁人對自己的態度, 變得越來越焦慮和自閉, 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 在一天結束之前教孩子將當天的痛苦情緒過濾掉, 實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試著和孩子一起, 選擇一兩項下面的活動, 想像著把不良情緒排放出去。

方式:

讓他發洩幾分鐘。 在這個過程中, 不要試圖去壓抑他的情緒

作吐氣運動, 將“壞情緒”呼出來。

想像著自己站在明媚陽光下的一條涼爽新鮮的溪水中, 沮喪的情緒被溪水沖洗殆盡。

自己對自己說:“讓它去吧”、“沒事兒”、“我現在感覺好多了”。

工具NO3:積澱愉快經歷

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多積極正面的體驗, 如果這些愉快的瞬間能夠積澱下來, 將會成為孩子寶貴的精神資源。

Advertisiment
等到下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 更會成為他自我安慰和鼓勵的力量源泉。

家長可以在晚上臨睡前、在幫助孩子排遣掉不快的情緒時, 教孩子學會如何將美好的時刻變成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方式:

回顧一天的生活

跟孩子談談那些美好的情景, 比如與你共處時的甜美, 完成某件事、學到新知識時的喜悅等等。 尤其要引導孩子去找找那些與自己平時感受不一樣的場景。

情景再現

首先, 由孩子想像困難場景, 讓他通過有效的正確方法去面對, 引導他想像正確行為所帶來的良好情緒。

然後, 在孩子所想像的困難場景之下, 讓他用不正確的方法處理, 引導他想像因此在他的內心所產生的不良情緒。

Advertisiment

最後, 讓孩子有意識地在以上兩種處理方法中做出選擇, 並由他將這種方法“情景再現”地表現出來。

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把正面的情感體驗滲入自己的身體, 就像水被吸入海綿一樣。 如果你的孩子處事過於謹小慎微, 就鼓勵他想像自己被意外撞倒的情景, 看他如何想辦法保持放鬆和冷靜, 從而不再擔心自己是否摔疼了。 如果你的孩子爭強好勝, 就鼓勵他想像在一場棋類遊戲中輸了, 看他如何擺脫這種讓自己沮喪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