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光腳丫好嗎 1歲寶寶發育標準

寶寶一歲了, 但是不喜歡穿鞋子、襪子, 走哪脫哪。 很多媽媽都很煩惱, 寶寶為什麼不愛穿鞋子呢?光腳丫跑會不會得病啊?

寶寶喜歡脫鞋, 不管在哪裡都想把鞋脫掉, 並說腳好熱。 研究發現赤腳對寶寶發育大有益處:當寶寶的雙腳裸☆禁☆露在陽光和空氣中, 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發更通暢, 有利於增加寶寶肢體的末梢迴圈, 從而促進腳部以及全身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其實, 孩子赤腳玩耍不僅是出於好奇, 更是一種鍛煉。

光小腳丫好處多多!

1. 讓幼兒稚嫩的足底皮膚, 經常直接接受地面摩擦的刺激, 不僅有益於足底皮膚的發育、避免或減少扁平足的發生,

Advertisiment
從而增強足底肌肉和韌帶的力量, 促進足弓的形成, 有利於緩衝走跳時引起的震盪。

2. 有利於足部血液的迴圈, 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 預防感冒或受涼腹瀉等疾病:再者對刺激末梢神經興奮、促進智力發育, 也大有裨益。

3. 光腳走路如同對腳趾和腳掌心等部位的穴位進行按摩, 可以健脾益腎, 鎮靜安神, 補腎強骨明目、補髓益腦聰耳”等作用, 對於小 兒的遺尿、腹瀉、便秘、疳積等都有一定療效。

4. 孩子新陳代謝旺盛, 腳部皮膚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十分豐富。 孩子活潑好動, 腳汗分泌多, 而潮濕的鞋子易生長、繁殖病菌, 可能導致孩子腳部軟組織發生炎症。 赤腳鍛煉恰恰避免了鞋襪的這些弊病,

Advertisiment
不同程度地避免了足癬、雞眼和足部軟組織炎症等腳病的發生。

5. 赤腳鍛煉的最大貢獻在於能健腦益智, 提升孩子的智力水準。 腳是由骨骼、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組織組成的運動器官。 雙腳共有66個穴位, 不少穴位與內臟 器官特別是大腦都有連接神經反應點, 醫學上稱為足反射區。 孩子經常赤腳活動, 可刺激並興奮密佈於足底的神經末梢感受器, 通過中樞神經的回饋作用, 發揮調節包括大腦在內的器官功能, 從而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敏度和記憶力。

嬰幼兒體質弱 別光腳跑

如果孩子自身體質好, 家長可以不必過度擔心孩子光著腳在地上跑的健康問題。 但如果孩子體質比較弱, 或是年齡較小的嬰幼兒,

Advertisiment
家裡開著空調室溫較低時, 就應該讓孩子穿上襪子, 否則容易導致孩子著涼、拉肚子。

1歲寶寶在成長發育過程中, 磕磕碰碰的事情不會少, 但也學會了不少本事, 一起看看1歲的寶寶都會點啥吧。

1歲寶寶成長發育標準

這個時候的寶寶, 己經能區分生人和熟人了, 認知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下肢發育更有力了, 所以, 安全問題寶媽們要上心了。

1歲寶寶的智力發育

1. 身體運動與控制:寶寶走路時看到地上有喜歡的玩具, 會蹲下來玩一會, 再起來接著走;獨自站立穩, 牽一隻手可以走。

2. 探索與操作:寶寶能把空飲料瓶蓋蓋上;小球投入小瓶。

3. 語言:見到爸爸、媽媽時, 寶寶能主動叫“爸爸”和“媽媽”。

4. 社會適應:寶寶開始模仿大人學做家務;穿衣知道配合。

Advertisiment

1歲寶定身高和體重

男嬰重達8.1--12.4千克, 身長70.7--81.5釐米, 頭圍42.6-50.5釐米;女嬰重達7.4--11.6千克, 身長68.6--80.0釐米, 頭圍41.5-49.3釐米。 胸圍46釐米, 出牙6-8顆。

1歲寶寶護理要點

1. 光腳丫走路的好處:光著腳走路可以促進寶寶腳掌、腳踝、腿部的肌肉發育, 所以父母應該多創造條件讓寶寶光腳走路, 但要注意別讓寶寶著涼哦。

2. 不要替寶寶“謙虛”:如果有人誇寶寶, 你也許會下意識的謙虛幾句, 說一些寶寶的缺點, 這時候就有可能在寶寶的小心靈裡播下否定自己的種子哦。

3. 不要錯過添加固體食物的關鍵期:如果還不給寶寶固體食物的話, 寶寶日後會產生進食困難。

4. 寶寶的“羅圈腿”:小寶寶的腿由於收肌力量強, 大多小腿有些彎曲, 這屬於正常的生理彎曲,

Advertisiment
寶寶到了三四歲以後, 脛腓骨延長, 小腿就不會那麼彎了, 不必過慮。

5. 訓練孩子自己吃飯、坐盆大小便、脫鞋、脫帽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