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咬人,怎麼處理?

‍‍‍‍‍‍‍‍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寶寶在某些階段會特別喜歡咬人, 小孩咬人是怎麼回事?怎樣糾正寶寶咬人的行為?寶寶出現咬人的行為如何處理?小孩喜歡咬人怎麼辦?一起來看看星寶寶媽媽家的家長們是怎麼做的吧。

‍‍

‍‍

‍‍

寶寶為什麼會咬人?

星媽—宇萱媽媽:

1. 口欲期:2-3個月寶寶正處於口唇快感期, 他們通過咬人或者咬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獲得滿足感。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求。

2.出牙期:4-10個月內, 寶寶會長出第一顆乳牙, 咀嚼機會。 長牙時期寶寶會有口腔不適的感覺, 會因為牙齦疼癢而咬人咬物。 可給孩子一些滿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Advertisiment
比如磨牙棒或餅乾之類, 讓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機會。  

3.語言貧乏所致: 1-2歲的寶寶, 其語言發育還不夠完善, 一般不能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所以他們常常用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家長或同伴的注意, 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 。 儘早説明寶寶學會用語言來表達他的需求。

4.模仿或者發洩:2歲左右的寶寶好奇心強, 也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當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 會覺得很有趣, 於是自己也會模仿著去咬人;或當他的要求沒有被滿足心理感到不滿時, 也會通過咬人去發洩出來, 看到孩子要咬人時, 可以用其他寶寶感興趣的物品轉移其注意力。 即使被他咬了, 也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從而淡化孩子咬人的行為。


5.侵略行為:三歲以上的孩子如果仍然愛亂咬, 就是一種侵略行為了。 他也許藉由亂咬人來得到所需要的, 或用來威脅其他孩子。 讓寶寶玩安靜的遊戲, 保證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靜寶寶的情緒, 當他們心理有不滿時, 也不至於極端地採取咬人行為。 注意保持家庭氣氛的和諧, 增加孩子日常的遊戲活動, 不過分抑制孩子的行為, 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因咬人而產生的興奮情緒。

告訴孩子:咬人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星媽—大寶媽:

寶寶咬人要分清年齡階段, 一種是寶寶開始長牙了。 乳牙的萌發會讓寶寶感到口腔不適, 牙齦癢痛, 為了緩解這種不適, 寶寶就會出現喜歡咬人咬物的情況。 不防給寶寶買個磨牙棒或者磨牙餅乾吃!如果寶寶不會說話或者剛開始學說話。

Advertisiment
牙牙學語的寶寶總是給爸爸媽媽帶來很多的歡樂和驚喜, 但是, 處於這一階段的寶寶, 語言表達還很局限。 當要急於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時, 會用簡單的咬咬你來引起對方的關注。 有時家人並沒有明白寶寶的意願, 寶寶就會很懊惱, 也會通過咬人來表達不滿。

‍‍

‍‍‍‍‍‍

‍‍

還有一種就是像我家大寶一樣, 不是長牙也不是不會說話, 而是和小朋友玩耍時爭搶東西會咬人。 孩子咬人是模仿或需求刺激。 有的孩子可能只是看到過其他的小朋友爭東西咬人, 在整個過程中, 被咬的孩子會大聲哭鬧, 並且扔掉手裡玩具, 孩子會比較好奇, 並且認為在整個過程中得到刺激或滿足感,

Advertisiment
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舉動會讓被咬的孩子感到疼痛。 所以就學會了要想得到別人手中玩具就會咬他。

‍‍

‍‍

‍‍

我們要告訴孩子:咬人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 爸爸媽媽, 小夥伴都不喜歡, 還會傷害到別人, 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 家長要特別注意, 不能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當做遊戲或者一笑帶過。 當看到孩子有咬人的傾向時, 就要用話語或眼神嚴厲地制止, 讓他明白, 我們不希望他這樣做。 必要的時候, 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咬一下自己, 讓他感受到疼痛, 再告訴他, 這個感覺就是他咬其他孩子的感覺, 孩子就會有一種切身的感受。

‍‍‍

‍‍‍

‍‍‍

星媽—文文媽媽:

寶寶愛咬人這個行為倒是在我們家寶寶身上沒出現過,

Advertisiment
只是某一階段會出現咬物品和玩具。 我個人覺得寶寶愛咬人只是他們在某一階段發洩的對象不同而已, 譬如, 在他們長乳牙的時候, 有些寶寶愛咬玩具, 而有些寶寶就選擇了愛咬人, 當寶寶在咬人的時候, 家長第一時間不要馬上訓斥他, 否則他會更加咬的厲害, 而是轉移孩子的視力以及轉移被咬對象, 並且輕聲地對寶寶說, 咬人可不是一個好寶寶哦, 我們是好寶寶對吧, 那我們就來咬這個吧。

‍‍‍‍其實, 寶寶雖然不會全明白你在說什麼, 但他知道你在表揚他, 他就會很開心, 並且咬人行為就會放下來。 之後, 家長可以和孩子做做親子遊戲, 或者給寶寶講個小故事;又譬如, 有些寶寶在發脾氣的時候也會咬人, 那這個時候, 家長就不能輕聲說,而是要很嚴肅的對著他說,不行,這個咬人行為是不好的,寶寶不開心了,可以叫爸爸媽媽,或者碰到問題了也應該叫上爸爸媽媽,但就是不能發脾氣就去咬人,這樣大家都不喜歡寶寶嘍!寶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會哭,所以,這時家長還是要親切的給寶寶一個擁抱,以表明爸爸,媽媽還是愛寶寶的,只是寶寶咬人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而已,讓寶寶知道咬人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不過一下子肯定改不過來,還是要靠家長平時生活中來糾正寶寶的不良習慣。另外,家長其實也要在平時生活中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父母應該給予寶寶更多關愛,多耐心引導

星媽—欣蕊麻麻:

寶寶長乳牙了,會牙癢想咬或啃東西,媽媽可以準備牙膠還有磨牙棒可以幫助寶寶緩解牙齦癢。當寶寶咬媽媽或其他人,我們要告訴寶寶咬人疼,最好不要大聲叫或凶寶寶,會嚇到她。我們用表情告訴她被咬會疼,寶寶會看我們大人表情,喜怒哀樂她都看懂很厲害的,所以我們用表情告訴她,也可以把她小手拿起來放到她嘴裡告訴她咬了會痛痛的,讓她知道。

‍‍

‍‍

‍‍

‍‍‍‍寶寶小,不知道咬人和親的區別,她以為喜歡一個用嘴巴去表達就可以了。寶寶小不懂,有時候她咬你一下說不定暗示著她很喜歡你,只是不知道她不小心咬疼你了。寶寶咬人,大人不好反咬回去,到時候讓寶寶更加興奮,誤導以為喜歡一個人用咬來表示,寶寶長乳牙咬人我們要細心耐心教導她不能太急,慢慢教。‍‍‍‍

‍‍星媽—楊思琦媽媽:‍‍

寶寶在成長階段中出現愛咬人的現象大概是要長牙齒了吧,以前我們家寶貝7-8個月大喂母乳時會有咬人的習慣,有時候被她咬得疼得眼淚都出來了。後來我查閱了育兒方面的資料知道孩子是因為長乳牙牙根發癢,於是給她買了磨牙棒和牙膠,之後就再也不擔心她會咬到我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孩子用咬人的方式來發洩心中的不滿,像這種情況的話家長要及時制止並加以勸導讓孩子及時改正這樣的壞毛病,教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所有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最可愛的天使,很多時候孩子有壞習慣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粗暴的凶和罵,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星媽—左右逢源:

對於咬人的孩子,不要過於責駡。一般3歲以內的孩子咬人並無惡意。他們還不懂得用語言來表達感受,所以常常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興奮或激動。如果孩子咬人過於頻繁,不妨給他一個如毛巾之類的軟物件,讓其作為咬人的代替物品。

同時,父母應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不要訓斥責駡孩子;還應明確地告訴孩子咬痛別人是不好的,當寶寶咬人時,爸爸媽媽要嚴厲地用語言或者是行動制止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應正確地引導孩子該怎麼做;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感情。這樣,寶寶咬人的習慣會逐漸消失。

‍‍

如何糾正寶寶的咬人行為?

星媽—恢恢媽媽:

我家小寶正處於這個愛咬人的期間,18-21個月,好在他也不是常咬我們。恢媽也用了很多方法可以說有一些效果,當然不會一下子就糾正過來,還是要在一步一步的拉鋸下成長。

‍‍‍

‍‍

‍‍

那麼小寶為什麼要咬人呢?比如跟姐姐在一起往往是:佔有或搶某樣東西時,還容易一把就抓住了她的長頭髮,他知道姐姐大點總是讓著他不太反擊他。而姐姐也是叫的最大聲的,大聲也不會讓弟弟停止咬她;所以咬的最多的也是姐姐。

媽媽一是叫姐姐學會預防;二是告訴弟弟,姐姐很痛的,讓他看了傷口:清晰的牙齒印有的還紫了呢,似乎也有點痛的概念了。然後讓他在小凳子上靜坐。也曾有過讓姐姐回咬他一口,然後告訴姐姐如果他要咬他的行為就說:姐姐要咬你哦!後來才知道這種“以暴致暴的方法”不是很好。


和媽媽在一起,也許是一種互動甚至表達愛的方式,我們曾玩這種互咬毛巾及手指的遊戲,媽媽做了一個不好榜樣。大多數時候他咬我都是冷不丁,好痛呀!為了不刺激他的情緒,只能忍痛不叫不發脾氣,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好的行為。至於媽媽痛這個詞我想他始終不是很明白前因後果。這幾天又想到個新招,因為曾教了他一招當感覺害怕時就拍拍自己的小胸脯,所以當他再有想咬人的行為之前或之後就告訴他:當你咬人的時候,媽媽也怕怕哦,然後拍拍自己的胸脯表示(更能與他共情哦);媽媽也不想看到你露出的小牙齒。和爸爸在一起大概吸引他的注意力。當爸爸躺下來看手機時,他總是有想咬他的想法。

和小朋友在一起時就是交往及語言能力有限而引起的。比如有時一見到別人跑過去咬人一口,想要別人的玩具或大點的孩子讓他不舒服時他也會這麼做;告訴他一些簡單的與人交往的方式,比如:主動與人握手,及時瞭解他的動態,在他想表達自己意念前,問他是不是要……


比如:今天他去和別的大孩子搶自己的球回來時,趕緊拉著問他:“是不是要回家了要把玩具拿回來?”他點點頭,“那你一定說出來哦,可以這樣說:哥哥,我要回家了,可以把球還給我嗎?”小哥哥也很乖,馬上把球送到小寶手裡,媽媽再補一句,“你看是不是這樣說出來哥哥就會還給你了。”

總之寶寶的一些特定時期特定的行為還是需要得到大家的寬容與理解的。有些家長在孩子被咬以後很容易失控,破口罵人,其實很容易助長自己的孩子成為“受害人”這個角色。其實咬人孩子的家長心裡也有十二個對不起呀。

‍‍‍‍‍‍‍‍

家長就不能輕聲說,而是要很嚴肅的對著他說,不行,這個咬人行為是不好的,寶寶不開心了,可以叫爸爸媽媽,或者碰到問題了也應該叫上爸爸媽媽,但就是不能發脾氣就去咬人,這樣大家都不喜歡寶寶嘍!寶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會哭,所以,這時家長還是要親切的給寶寶一個擁抱,以表明爸爸,媽媽還是愛寶寶的,只是寶寶咬人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而已,讓寶寶知道咬人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不過一下子肯定改不過來,還是要靠家長平時生活中來糾正寶寶的不良習慣。另外,家長其實也要在平時生活中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父母應該給予寶寶更多關愛,多耐心引導

星媽—欣蕊麻麻:

寶寶長乳牙了,會牙癢想咬或啃東西,媽媽可以準備牙膠還有磨牙棒可以幫助寶寶緩解牙齦癢。當寶寶咬媽媽或其他人,我們要告訴寶寶咬人疼,最好不要大聲叫或凶寶寶,會嚇到她。我們用表情告訴她被咬會疼,寶寶會看我們大人表情,喜怒哀樂她都看懂很厲害的,所以我們用表情告訴她,也可以把她小手拿起來放到她嘴裡告訴她咬了會痛痛的,讓她知道。

‍‍

‍‍

‍‍

‍‍‍‍寶寶小,不知道咬人和親的區別,她以為喜歡一個用嘴巴去表達就可以了。寶寶小不懂,有時候她咬你一下說不定暗示著她很喜歡你,只是不知道她不小心咬疼你了。寶寶咬人,大人不好反咬回去,到時候讓寶寶更加興奮,誤導以為喜歡一個人用咬來表示,寶寶長乳牙咬人我們要細心耐心教導她不能太急,慢慢教。‍‍‍‍

‍‍星媽—楊思琦媽媽:‍‍

寶寶在成長階段中出現愛咬人的現象大概是要長牙齒了吧,以前我們家寶貝7-8個月大喂母乳時會有咬人的習慣,有時候被她咬得疼得眼淚都出來了。後來我查閱了育兒方面的資料知道孩子是因為長乳牙牙根發癢,於是給她買了磨牙棒和牙膠,之後就再也不擔心她會咬到我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孩子用咬人的方式來發洩心中的不滿,像這種情況的話家長要及時制止並加以勸導讓孩子及時改正這樣的壞毛病,教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所有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最可愛的天使,很多時候孩子有壞習慣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粗暴的凶和罵,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星媽—左右逢源:

對於咬人的孩子,不要過於責駡。一般3歲以內的孩子咬人並無惡意。他們還不懂得用語言來表達感受,所以常常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興奮或激動。如果孩子咬人過於頻繁,不妨給他一個如毛巾之類的軟物件,讓其作為咬人的代替物品。

同時,父母應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不要訓斥責駡孩子;還應明確地告訴孩子咬痛別人是不好的,當寶寶咬人時,爸爸媽媽要嚴厲地用語言或者是行動制止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應正確地引導孩子該怎麼做;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感情。這樣,寶寶咬人的習慣會逐漸消失。

‍‍

如何糾正寶寶的咬人行為?

星媽—恢恢媽媽:

我家小寶正處於這個愛咬人的期間,18-21個月,好在他也不是常咬我們。恢媽也用了很多方法可以說有一些效果,當然不會一下子就糾正過來,還是要在一步一步的拉鋸下成長。

‍‍‍

‍‍

‍‍

那麼小寶為什麼要咬人呢?比如跟姐姐在一起往往是:佔有或搶某樣東西時,還容易一把就抓住了她的長頭髮,他知道姐姐大點總是讓著他不太反擊他。而姐姐也是叫的最大聲的,大聲也不會讓弟弟停止咬她;所以咬的最多的也是姐姐。

媽媽一是叫姐姐學會預防;二是告訴弟弟,姐姐很痛的,讓他看了傷口:清晰的牙齒印有的還紫了呢,似乎也有點痛的概念了。然後讓他在小凳子上靜坐。也曾有過讓姐姐回咬他一口,然後告訴姐姐如果他要咬他的行為就說:姐姐要咬你哦!後來才知道這種“以暴致暴的方法”不是很好。


和媽媽在一起,也許是一種互動甚至表達愛的方式,我們曾玩這種互咬毛巾及手指的遊戲,媽媽做了一個不好榜樣。大多數時候他咬我都是冷不丁,好痛呀!為了不刺激他的情緒,只能忍痛不叫不發脾氣,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好的行為。至於媽媽痛這個詞我想他始終不是很明白前因後果。這幾天又想到個新招,因為曾教了他一招當感覺害怕時就拍拍自己的小胸脯,所以當他再有想咬人的行為之前或之後就告訴他:當你咬人的時候,媽媽也怕怕哦,然後拍拍自己的胸脯表示(更能與他共情哦);媽媽也不想看到你露出的小牙齒。和爸爸在一起大概吸引他的注意力。當爸爸躺下來看手機時,他總是有想咬他的想法。

和小朋友在一起時就是交往及語言能力有限而引起的。比如有時一見到別人跑過去咬人一口,想要別人的玩具或大點的孩子讓他不舒服時他也會這麼做;告訴他一些簡單的與人交往的方式,比如:主動與人握手,及時瞭解他的動態,在他想表達自己意念前,問他是不是要……


比如:今天他去和別的大孩子搶自己的球回來時,趕緊拉著問他:“是不是要回家了要把玩具拿回來?”他點點頭,“那你一定說出來哦,可以這樣說:哥哥,我要回家了,可以把球還給我嗎?”小哥哥也很乖,馬上把球送到小寶手裡,媽媽再補一句,“你看是不是這樣說出來哥哥就會還給你了。”

總之寶寶的一些特定時期特定的行為還是需要得到大家的寬容與理解的。有些家長在孩子被咬以後很容易失控,破口罵人,其實很容易助長自己的孩子成為“受害人”這個角色。其實咬人孩子的家長心裡也有十二個對不起呀。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