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哭鬧 爸媽該如何是好


寶寶才1歲5個月就已經養成用哭鬧來達到目的壞習慣, 真值得認真對待啊!如果現在不去管, 發展下去就會變成管不了了。

兒童年齡小時初涉人世, 對很多東西、很多事都很好奇, 對有的東西很想據為已有。 但是, 往往有許多東西他不能據為己有, 他並不知道。 於是就開始拿、拽, 家長看見了, 也許“搶過來”, 也許說“不能拿”。 如果孩子還是想要, 就哭鬧, 家長還是不給, 於是他的哭鬧就升級, 變成大哭大鬧, 這時候家長由於受不了孩子的哭鬧聲, 就會給孩子他想要的東西。 於是, 孩子就“懂”了, 想要什麼就大哭大鬧。

Advertisiment


寶寶愛哭鬧 家長怎麼做

實際上孩子任性是大人造成的, 不怪孩子, 主要怪自己的懦弱縱容。 孩子有了想把什麼據為已有的欲望時, 你應該這樣做:

1、先想一想這樣東西能不能給他。 比如他要玩鍋、玩不銹鋼勺子, 可以給他, 就給他。 又比如他想要爺爺的眼鏡、媽媽的剪刀,

Advertisiment
不能給他, 就是不能給, 哭鬧也不能給, 要想辦法。

2、可以把他抱離現場, 上街走一走、看一會兒動畫片, 轉移注意, 也許他就不要原來要的東西了。

3、如果還是哭鬧, 可以給他一些代替物, 這些代替物必須是她感興趣的、喜歡的。 最好平時多買幾件玩具藏起來, 到這種情況發生(大哭大鬧) 時, 才拿出一樣、兩樣, 這會使他的情緒平靜下來, 接受代替物, 也可以說給他臺階下。
4、家人要一致, 不要爸爸一個做法、媽媽又一個做法。 特別是有老人同住的家庭更要注意, 否則孩子就有保護傘了, 你的教育要求變得軟弱無力, 對孩子好行為的培養不利。

5、要立一點規矩。 比如爺爺的東西不能動、小狗不能拽尾巴、鞋不能脫在少發上、吃飯一定要戴上圍嘴等。

Advertisiment
有了規矩, 就有了界限, 孩子從小就知道在界限的範圍內活動, 他反而容易習慣。 等到孩子年齡大一點(如三四歲)再來立規矩, 就比較晚了, 有些不良習慣難以糾正了。

爸爸媽媽們要瞭解寶寶哭鬧的原因, 採取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對待愛哭鬧的寶寶, 一定要耐心和細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