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尖叫,爸比媽咪有妙招

相信很多爸媽都見識過寶寶“尖叫”的威力:玩玩具時, 玩著玩著遇到點問題, 寶寶突然煩躁地大聲尖叫;帶寶寶出門, 爸媽制止寶寶跑來跑去, 寶寶不高興地當著眾人的面尖叫不已;在餐廳吃飯, 爸媽提示鬧騰的寶寶保持安靜, 被束縛在餐桌邊的寶寶開始尖叫起來……該怎麼做, 才能改善寶寶愛尖叫的行為?寶寶尖叫時, 爸媽應該怎麼辦?

妍妍媽:

寶寶愛尖叫, 縱容、不理會、強行制止等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 從長遠看, 這些處理方式還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只有找出寶寶尖叫的原因, 才能標本兼治。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寶寶愛尖叫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1.模仿。 寶寶的模仿力很強,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 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就會去嘗試。 倘若看到別的寶寶尖叫, 寶寶也會跟著模仿。 這個時候, 爸媽不可反應過大, 以免激起寶寶尖叫的興致。 另外, 爸爸媽媽之間有點矛盾時, 如果大聲嚷嚷, 也可能會被寶寶模仿。

2.身體不適。 當寶寶身體不適時, 又不知道用語言說出來表達, 可能會用尖叫等方式來表達。

3.興奮。 寶寶在興奮時更容易出現尖叫的行為, 比如:看到喜歡的東西, 玩得很盡興等。

4.無聊、寂寞。 爸媽在忙活自己的事, 寶寶一個人無聊地呆在客廳, 太沒勁了。 無聊寂寞的時候, 寶寶可能會尖叫, 以此來抗議爸媽對他的忽視。 這是寶寶在向爸媽傳遞愛的呼喚。

Advertisiment

5.憤怒。 語言發展還不成熟的寶寶, 憤怒的時候很容易發出尖叫聲, 因為他們還不會用語言很好地交流, 只能用尖叫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信號。

6.反抗。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他們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也更需要爸媽的理解和尊重。 當爸媽催促寶寶喝水、睡覺、關電視等, 他可能就要用尖叫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抗議了。

朱朱媽:

要想改善寶寶的尖叫行為, 爸爸媽媽需要先調整自己的育兒方法和策略。 很多時候, 我們大人經常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要求寶寶配合、要求寶寶不能這樣和那樣。 當雙方立場不同且溝通不暢時, 矛盾自然就出來了, 寶寶可能會生氣地尖叫。

Advertisiment
因此, 爸媽應該對寶寶多一些包容與耐心, 傾聽寶寶的想法。 在我們對寶寶發出要求前, 先問問自己:寶寶的行為是不是觸碰了規則和底線?如果回答是“不”, 那麼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寶寶, 鼓勵寶寶按自己的心意去做。

還有哦, 隨著寶寶的成長, 特別是會走路以後, 他們的自主意識會越來越強, 這個時候, 爸媽的思想也要跟著寶寶的成長腳步而變化。 如果我們忽視寶寶的自主意識, 總是事事包辦, 把寶寶伺候得好好的, 不給寶寶動手的機會, 寶寶可能會體會不到自由和成就感, 也會用尖叫等方式來反抗。 所以, 爸媽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賦予寶寶一些簡單的任務, 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做簡單的事, 幫助寶寶建立成就感。 當寶寶思想和行動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自由,

Advertisiment
尖叫問題也會隨之解決。

非非爸:

非非快2歲的時候, 在沒有順著他的心意時, 經常會大發脾氣、尖叫。 一開始我很容易被他的“胡攪蠻纏”而激怒, 有時會強硬地鎮壓。 可事後看著兒子委屈的樣子, 我又有點心疼, 哪個爸爸從心底裡願意對著那麼弱小的寶寶發脾氣啊!

後來, 我開始靜下心觀察, 發現非非發脾氣、尖叫跟我的教育方式有關係, 我在堅持原則時顯得太強硬, 沒給兒子留下心理緩衝的時間, 當然容易引起他的情緒反應了。 認識到這一點後, 在想讓兒子做某件事之前, 我試著給他預告, 並留出幾分鐘的準備時間。 比如:帶兒子去公園玩, 快回家的前5分鐘, 我就會告訴他“再玩5分鐘,

Advertisiment
咱們就要回家了”, 這樣兒子就不容易反抗了。

平日裡, 也別總催促寶寶, 比如:“趕快穿衣服, 背書包, 上幼稚園沒時間了。 ”這樣不停地催促, 很容易把寶寶逼急而失控尖叫。 可以換個方式, 早幾分鐘叫寶寶起床, 並鼓勵寶寶自己管理時間, 做到了及時給予肯定, 相信寶寶會愉悅地接受。

貝貝媽:

寶寶尖叫時, 爸媽該怎麼應對呢?我也曾為此苦惱過。 置之不理、發脾氣鎮壓, 這些事我都幹過, 可這樣做除了引來寶寶更大聲的尖叫外, 我好像沒發現更多的好處。 後來, 在早教專業人士的幫助下, 我嘗試著這樣做:

1.如果是寶寶不太會表達時, 爸媽先替寶寶說出他的想法, 並跟他確認“是不是這樣”, 如此, 既平息了寶寶內心的情緒, 也增強了親子間的信賴。

2.面對尖叫寶寶,爸媽更應該心平氣和,用和緩的語氣糾正寶寶的行為,並讀懂寶寶尖叫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制止。如果爸媽在寶寶尖叫時,用更強硬的語氣和更大的反應來應對,等於無形中給寶寶提供了一個榜樣,讓寶寶跟著模仿大人的大嗓門和尖叫。

3.在公共場合,轉移注意力是個很有效的妙招,往往能將寶寶的尖叫化解於無形,還能避免大人的尷尬。比如:抱起寶寶,跟他玩遊戲;指給寶寶看“咦,那輛小汽車跟寶寶的玩具車好像哦”“魚缸裡的小魚在睡覺”……

4.如果爸媽嘗試了很多方式依然無效,那麼不妨讓寶寶尖叫幾分鐘,讓雙方都冷靜一下。

5.寶寶在外面尖叫時,如果爸媽一時沒法安撫他,最好及時將寶寶帶離現場,帶到人少、安靜的地方,再讓寶寶平靜下來,並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哪裡做得不對。

6.爸媽的語氣可以和緩,但是立場一定要明確堅定,不能因為寶寶的尖叫和哭鬧而動搖、投降,否則等於是在鼓勵寶寶下次繼續尖叫。要通過表情等途徑,向寶寶傳達“爸媽真的生氣了”的資訊。

紅頭髮:

記得無意中曾看過一篇介紹國外父母如果應對寶寶尖叫、發脾氣的文章,其中有些觀點和做法,我覺得很值得借鑒。比如:爸媽要瞭解寶寶的脾氣和性格,帶寶寶去餐廳就餐,儘量選家庭氛圍濃厚的餐廳,或者乾脆不帶幼小的寶寶去高檔場所。如果寶寶哭鬧,就立刻帶他到戶外走走。

另外,德國心理學家卡舒斯特表示,在寶寶哭鬧尖叫的時候,爸媽應該首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寶寶的哭鬧會使爸媽處於一種特別狀態,讓許多爸媽懷疑自己為人父母的能力,挫敗感會帶來緊張情緒,最後變成進攻性的行為,或者導致消極沮喪的態度。所以,爸媽應該首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因為寶寶哭鬧尖叫而導致無力的狀態,再冷靜、科學地對待。

2.面對尖叫寶寶,爸媽更應該心平氣和,用和緩的語氣糾正寶寶的行為,並讀懂寶寶尖叫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制止。如果爸媽在寶寶尖叫時,用更強硬的語氣和更大的反應來應對,等於無形中給寶寶提供了一個榜樣,讓寶寶跟著模仿大人的大嗓門和尖叫。

3.在公共場合,轉移注意力是個很有效的妙招,往往能將寶寶的尖叫化解於無形,還能避免大人的尷尬。比如:抱起寶寶,跟他玩遊戲;指給寶寶看“咦,那輛小汽車跟寶寶的玩具車好像哦”“魚缸裡的小魚在睡覺”……

4.如果爸媽嘗試了很多方式依然無效,那麼不妨讓寶寶尖叫幾分鐘,讓雙方都冷靜一下。

5.寶寶在外面尖叫時,如果爸媽一時沒法安撫他,最好及時將寶寶帶離現場,帶到人少、安靜的地方,再讓寶寶平靜下來,並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哪裡做得不對。

6.爸媽的語氣可以和緩,但是立場一定要明確堅定,不能因為寶寶的尖叫和哭鬧而動搖、投降,否則等於是在鼓勵寶寶下次繼續尖叫。要通過表情等途徑,向寶寶傳達“爸媽真的生氣了”的資訊。

紅頭髮:

記得無意中曾看過一篇介紹國外父母如果應對寶寶尖叫、發脾氣的文章,其中有些觀點和做法,我覺得很值得借鑒。比如:爸媽要瞭解寶寶的脾氣和性格,帶寶寶去餐廳就餐,儘量選家庭氛圍濃厚的餐廳,或者乾脆不帶幼小的寶寶去高檔場所。如果寶寶哭鬧,就立刻帶他到戶外走走。

另外,德國心理學家卡舒斯特表示,在寶寶哭鬧尖叫的時候,爸媽應該首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寶寶的哭鬧會使爸媽處於一種特別狀態,讓許多爸媽懷疑自己為人父母的能力,挫敗感會帶來緊張情緒,最後變成進攻性的行為,或者導致消極沮喪的態度。所以,爸媽應該首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因為寶寶哭鬧尖叫而導致無力的狀態,再冷靜、科學地對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