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生氣怎麼辦媽媽巧應對

對愛生氣的寶寶, 媽媽也要學會接納, 找到寶寶生氣的原因, 正確引導, 讓他在愉快的心情中健康成長。

關注寶寶的需求

有時侯, 寶寶發脾氣是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 媽媽如果在專心地做別的事情或者對別人比對寶寶還關注, 寶寶內心就會有失落感, 有時候會通過發脾氣來吸引媽媽的注意。 發脾氣是寶寶的一個小伎倆。 所以, 媽媽要細心觀察, 瞭解寶寶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及時滿足寶寶合理的要求。

雯雯平時乖巧可愛, 大家都喜歡。 可是自從家裡來了一個親戚家的小朋友之後, 她經常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Advertisiment

後來媽媽發現, 只要家人把注意力放在小客人身上, 雯雯就會發脾氣。 媽媽終於明白了, 原來家裡一直只有雯雯一個孩子, 大家注意的焦點也都在雯雯身上, 可是現在家裡來了小客人, 雯雯的父母就把相當大的注意力放在了小客人身上, 雯雯心裡感到失落, 就故意表現出憤怒和不開心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媽媽知道了雯雯生氣的原因後, 非常理解雯雯的感受, 除了更加關心雯雯之外, 還培養雯雯的分享意識, 讓雯雯明白爸爸媽媽永遠都愛她, 小客人也應該是自己的朋友。 現在的雯雯又恢復原來活潑可愛的樣子了。

父母情緒自控的示範

寶寶的情緒很容易受周圍環境氣氛的影響, 所以父母的情緒示範對寶寶情緒發展十分重要,

Advertisiment
父母愉快的情緒對幼兒的情緒是良好的示範和感染。 更重要的是, 父母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 喜怒無常也會使寶寶無所適從, 導致寶寶情緒不穩定。 當寶寶讓你生氣時, 不妨先在心裡默數幾個數, 等情緒平靜下來再和寶寶解決問題。

午睡時, 天天被吵醒了, 大哭起來, 媽媽把他抱在懷裡, 輕輕地安慰著。 天天趴在媽媽肩上, 咬了媽媽一口。 媽媽被咬疼了, 差點喊起來。 可是看到天天無辜的眼神, 媽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然後平靜地告訴天天:“媽媽知道你沒睡醒不高興, 可是你把媽媽咬疼了, 媽媽不喜歡這樣。 ”

尊重寶寶的情緒體驗

寶寶發脾氣, 要分析寶寶生氣的原因, 鼓勵寶寶把挫折與委屈說出來。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尊重寶寶正當的情緒表達方式, 尊重寶寶的情緒體驗。 對一些不良情緒表現, 處理要冷靜, 不要急躁;對寶寶表現出的良好情緒和轉變要及時表揚, 幫助寶寶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徵。

小鳴撅著嘴坐在地板上, 媽媽看到他面前的小拉車, 兩條繩子纏繞在一起, 猜想他肯定是因為解不開繩子而自己發脾氣。 媽媽輕輕地把小鳴抱在懷裡問:“寶寶, 你怎麼了?”“繩子解不開了。 ”小鳴嘟囔著。 “來, 媽媽和你一起解。 ”媽媽幫小鳴解開繩子, 說:“你看, 發脾氣不能讓繩子解開。 但是只要我們去做, 幾分鐘就解開繩子了。 下次, 如果需要幫忙, 就告訴媽媽, 不要自己發脾氣好嗎?”

有過幾次這樣的事情以後, 小鳴知道了, 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

Advertisiment
在遇到困難時, 也就不亂發脾氣了。

教寶寶正確表達情緒

寶寶由於受生活經歷和能力的限制, 不知該如何表達和平衡自己的情緒, 媽媽可以通過問話的形式, 比如:你為什麼不高興?你在生誰的氣?給寶寶發洩不滿情緒的機會。

父母也要注意教寶寶用正確的宣洩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不是摔東西、打人, 父母在這方面也要做出表率。

爸爸出差幾天了, 圓圓可想爸爸了, 拿著爸爸給買的娃娃悶坐在床上。 媽媽走過去抱住圓圓, 說:“媽媽知道圓圓想爸爸, 心裡難過, 如果想哭就哭一會兒吧, 媽媽在這兒陪著你。 ”

哭也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方式, 哭出來, 把不良情緒發洩出去, 心情也就慢慢好了。

耐心地傾聽寶寶說話

寶寶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鮮,

Advertisiment
也很願意和媽媽分享他的發現, 媽媽應該認真分享寶寶的感受。 如果媽媽非常忙, 或者覺得寶寶說的話幼稚可笑、不屑一聽而敷衍寶寶, 會讓寶寶懷疑媽媽對他的愛, 從而感到壓抑孤獨, 情緒不佳。

小軒看什麼都覺得新鮮, 小腦瓜兒裡裝著好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媽媽正在陽臺上晾衣服, 小軒一手拉著媽媽的衣服, 一手指著陽臺上的花, 不停地和媽媽說:“媽媽, 你看開花了!”“哦, 你數數有幾個花瓣。 ”媽媽放下衣服, 和小軒蹲在花盆旁, 認真地觀察花兒。

媽媽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教育機會, 可以鍛煉寶寶的觀察力, 培養寶寶對事物的興趣。 所以, 不管有多忙, 媽媽都會耐心地聽寶寶說話。 要知道, 如果冷落了寶寶, 不僅會讓寶寶情緒不好,也許會扼殺寶寶剛剛萌芽的好奇心。

不僅會讓寶寶情緒不好,也許會扼殺寶寶剛剛萌芽的好奇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