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感冒了,媽媽該怎麼做

小兒感冒又名傷風, 四季均可發生, 冬春發病率較高。 若同一地區廣泛流行, 全身症狀較重者稱流行性☆禁☆感冒。

找到寶寶感冒的原因

小兒感冒的輕重程度相差很大, 輕者只是流鼻涕, 鼻塞、噴嚏, 或伴有流淚、咳嗽、咽部不適, 一般3~4 天能自愈。 有時也伴有發熱、咽痛、微咳、扁桃體發炎以及淋巴結腫大, 發熱可持續2~7 天, 有時會伴有嘔吐、腹瀉。 重者發熱, 體溫39~40℃時, 會伴有畏寒、頭痛、全身無力、食欲減退、睡眠不安等全身症狀。

寶寶患感冒會因發熱、咳嗽、頭痛等帶來身體不舒服, 若治療不及時或護理不當, 還可引起很多併發症,

Advertisiment
如肺炎、中耳炎、咽炎等。

1. 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 病毒的種類很多, 因此會造成一些抵抗力弱的寶寶反復感冒。

2. 寶寶是否患感冒與個人的機體抵抗力有關。 營養不良、冷熱不調、疲勞、睡眠不足等均可使寶寶抵抗力減弱, 易被病毒和細菌侵襲。

3. 周圍環境不好, 如空氣污濁, 居住擁擠, 陽光不足等為病毒、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條件, 增加了感染機會。 人群間的交叉感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4. 小兒呼吸道的結構和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 全身抗禦病毒、細菌的能力也比較弱, 這就是小兒更易患感冒的原因。

5. 媽媽護理不當, 沒有給寶寶及時增添衣物。

吃奶的寶寶也會得感冒

在寶寶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 從媽媽那裡得到的抗體能有效地保護他。

Advertisiment
因此, 寶寶在這段時期感冒、發熱的情況相對比較少見。 但是這些抗體的壽命只有2~6 個月, 而寶寶自身產生抗體的速度則比較慢。 一般說來, 在寶寶出生後6 個月到3 歲這段時間, 來源於媽媽的抗體已經降低或者消失, 而寶寶自身產生的抗體尚不充足, 也就是說, 這是一個“青黃不接”的時期。 此時, 寶寶對細菌和病毒的免疫力較弱, 即使還在吃奶, 也很容易患感冒。

寶寶感冒了, 媽媽該怎麼做

對於寶寶頻頻感冒的情況, 父母無須太過擔心。 做好寶寶感冒期間的護理最重要。

1. 放寬心

在多次感冒的過程中, 寶寶自身會產生很多抗體, 免疫力也會跟著慢慢提高, 等他過了6 歲就不容易得感冒了。

2. 對症治療

Advertisiment

如寶寶有咳嗽的症狀, 可用維生素C或蒸鹽柳丁, 發熱的寶寶要給予退熱處理, 物理降溫, 配合多喂水, 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 鼻塞和呼吸困難也應該進行適當處理。

3. 適當的補充提供免疫力的食品

例如乳鐵蛋白是母乳中的核心免疫蛋白, 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過敏和輻射防護等功能, 能改善和預防嬰幼兒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每袋含乳鐵蛋白100mg, 免疫球蛋白50mg, 雙免疫因數, 有效增強寶寶抵抗力, 含豐富的乳漿蛋白, 具有抗氧化作用, 能消除自由基, 保護血紅蛋白不受氧化, 保持持續運氧的能力, 其中的乳白蛋白, 具有極強的抗病毒能力, 廣泛應用於預防手足口病。

4. 科學護理

感冒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 主要是靠機體本身產生抵抗力,

Advertisiment
戰勝病原體而自愈, 因此護理相當重要。 護理得好有助於感冒自愈和減少併發症。

讓寶寶充分休息, 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自由活動。

應根據寶寶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 給予流質或麵條、稀粥等食物。 餵奶的寶寶應暫時減少次數, 以免發生吐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居室安靜, 空氣新鮮, 室內溫度宜恒定、舒適。

小嬰兒應注意保溫, 避免體溫過低使病情惡化, 但也不要捂蓋得太嚴太厚, 以免發生高熱脫水或捂悶窒息。

5. 注意愈後護理

體溫正常後一周仍應注意護理和飲食調節, 才能使寶寶完全恢復健康。 如有併發症, 應治療徹底, 否則會使小兒體質下降, 容易反復感冒或患慢性中耳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