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季節, 患上感冒的寶寶明顯增多。 雖然感冒屬於兒科常見病, 但作為寶寶的家長, 還是會很擔心。 尤其是伴有發熱症狀時, 家長更是憂心不已。 下面, 我們就把臨床上常見問題, 為家長朋友們一一解答。
1問:請問寶寶體溫多高時要去看醫生?答:寶寶體溫的高低不是就診的依據, 因為體溫高低不一定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體溫較高, 但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好, 能吃些飲食, 就不必太擔心;吃了退熱藥後熱能退, 精神好, 基本和平時差不多, 愛動、愛笑, 沒有嘔吐、哭鬧, 就可在家繼續觀察。 如果寶寶精神萎靡不振、煩躁或出現嘔吐、氣喘等情況,
Advertisiment
答:寶寶感冒發燒, 體溫可高達39℃~40℃, 90%以上為病毒感染引起, 病程有自限性, 也就是說感冒到了一定的時間會自愈, 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症狀, 防止併發症。 所以病毒性☆禁☆感冒退熱要有一個過程, 大多2~3天, 一般1周左右痊癒。 如為細菌感染, 給予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後, 熱程可縮短。 如果寶寶高燒超過3天仍不退, 必須看醫生。
3問:寶寶服退燒藥後出汗較多, 能不能洗澡?答:用溫水洗澡可以暫時降低孩子的體表溫度, 對退燒有利, 孩子也會舒服些。 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 避免汗腺阻塞。 但洗澡時要保證室溫不能過高或過低,
Advertisiment
答:對於寶寶發燒, 世界衛生組織目前主張首選藥物降溫, 因為只有應用退熱藥來降低下丘腦體溫調定點, 才能達到降溫的目的, 才是符合熱調節生理機制的有效降溫措施。 而物理降溫不能降低下丘腦體溫調定點, 明顯地違反了體溫調節的生理機制, 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的正常發揮。 即使物理降溫暫時有效, 但因下丘腦體溫調定點仍保持在高熱水準, 故在暫時降溫後會引起全身多種不適。
Advertisiment
答:一般認為, 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9℃(腋下溫度超過38.5℃)時即可使用退熱藥。 如體溫不退或複升, 可間隔4個小時以上重複使用, 一天不宜超過4次, 但必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服用性質相同的退熱藥。 對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可根據每次發作時的體溫情況, 適當提前服用。 對於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 只需多喂水, 松解包被或適當減少衣服散熱即可, 一般不宜使用退熱藥。
6問:寶寶吃了退熱藥後入睡了, 但體溫很高,Advertisiment
答:喚醒寶寶吃藥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發燒是機體的一種防禦性反應, 有利於消滅病菌。 所以, 如果寶寶睡得很安穩, 呼吸、面色和平時沒有多大差別, 可以不必喚醒寶寶吃藥。 高燒主要怕引起抽搐, 如果寶寶睡得不塌實, 時有驚跳, 或既往有熱性驚厥史, 則應及時喚醒孩子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