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感冒誤區你可知

天氣慢慢轉涼了, 很多小寶寶都開始感冒了, 對於小寶寶感冒, 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或許家長們對感冒也有不少誤區。 那麼寶寶感冒誤區有哪些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詳細瞭解瞭解吧!

寶寶感冒誤區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在幼兒期, 特別在一歲以下, 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嚕聲, 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 其實那是鼻屎, 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呼吸道分泌物)。 而大多媽媽們會擔心是不是寶寶感冒了, 其實多半是多慮的。 因為造成以上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了過多慢慢幹黏住的鼻腔分泌物,

Advertisiment
尤其是沒有發燒、活動力等變化時, 更不必擔心, 只要養成好習慣, 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 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生了。

至於什麼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師發現有鼻腔內發炎, 即發紅、腫脹, 引起鼻粘膜分泌物增多時, 才能下此診斷。

寶寶感冒誤區二:有痰聲就要拍背排痰

所謂的呼吸系統包括:鼻腔、喉嚨、氣管及支氣管, 還有肺臟, 產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處, 多半是由於感染引起, 例如病毒感染。 當聽到幼兒呼吸聲感覺有痰時, 應先自行判斷或請醫師協助瞭解痰的位置, 痰位置可在上──即喉嚨以上, 或在下──即氣管或肺部, 若為前者, 便不必要給予拍痰, 反而需要認真清除鼻腔或喉嚨分泌物才是;當然,

Advertisiment
若確實有氣管內痰聲, 則需要給予規則拍痰。

寶寶感冒誤區三: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禁☆感冒, 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禁☆感冒。 抗生素只對細菌性☆禁☆感冒有用。

其實, 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禁☆感冒。 嚴格意義上講, 對病毒性☆禁☆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 只是對症治療, 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 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 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 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 是浪費也是濫用。

寶寶感冒誤區四: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對人體而言, 咳嗽是一種生理性反射, 當呼吸道吸入異物, 或浸潤發炎, 便將此訊息上傳至大腦中延髓的咳嗽中樞,

Advertisiment
就引起激烈的反射運動, 目的在於將氣管內異物排除, 因此咳嗽時會以猛烈速度, 自喉嚨深處把空氣排出, 同時一併將異物噴出。

從上述觀點來看, 咳嗽是個自我保護機制, 對人體是有益的。 除了先判別有痰的咳或無痰的咳之間的差別外(前者應增加水份攝取, 以及考慮是否使用化痰藥物), 另外也要考慮乾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適, 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嘔吐, 才需考慮用適當止咳藥物。 此類藥物有麻醉性與非麻醉性兩類, 因此必須向醫師仔細諮詢後, 才能放心用藥。

寶寶感冒誤區五:吃化痰藥需吃到沒痰為止

人體在對抗病毒或細菌入侵呼吸道時, 會因發炎反應產生分泌物,

Advertisiment
加上剝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原體等, 造成痰液。 當感染數日後, 體內免疫系統會由各種免疫細胞負責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 有痰時以多攝取液體、將痰軟化為首要之務;至於化痰藥, 則只在當醫師覺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時, 才需在急性期的前幾天內使用, 並非一直用到無痰為止。 媽媽們應相信, 寶寶體內本應該就有一位“清道夫”在執行勤務, 只要將環境因素(包括水份攝取、溫濕度等)做適當調整便可以, 身體會自然痊癒的。

以上就是關於寶寶感冒誤區的分析了, 在秋冬季節, 小寶寶很容易感冒, 家長一定要瞭解正確的護理方法, 以免傷害到小寶寶。

責任編輯:淺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