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感覺統合功能觀察指標

親身經驗是寶寶成長第一步

事實上, 人類一出生感覺系統即已發展好, 寶寶能看見、能聽見、能感覺;只不過在嬰兒時期的寶寶, 大腦對這些訊息的處理能力還未發展, 因此這些感覺對他們而言顯得意義不太, 必須逐漸依靠寶寶親身經驗這些感覺訊息, 腦部開始組織吸收的訊息, 並找出它們意義所在, 才算是感覺統合的發展過程。

換言之, “親身經驗”是寶寶學習成長的第一步。 一旦親身經驗後無法表現出應有的正常行為時, 就可能發生了感覺統合障礙方面的問題, 值得爸媽留意。

怎樣才叫感覺統合失調?

Advertisiment

常見媽媽帶寶寶不斷抱怨:“我家寶寶智力還算不錯、也很聰明, 可是動作奇慢無比, 拖拖拉拉的, 從吃飯、刷牙洗臉到睡覺, 都必須一催再催, 有時一頓飯下來就是個把鐘頭……”;也有的母親會抱怨:“小孩子很不專心, 靜不下來;和他玩這個遊戲不到五分鐘, 他又要玩別的, 東挑西撿, 就是無法好好的把一樣玩具操作……”

有鑑於此, 要特別提醒爸媽們, 平時不妨多觀察寶寶的各種行為, 以期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多可以減輕爸媽照顧孩子的負擔。 若家中寶寶有了下列問題, 很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功能障礙, 建議爸媽應帶寶寶到醫院接受評估。

寶寶感統失調的行為

※動作笨拙、不協調, 較晚學會走路或常跌倒、絆到自己的腳。

※不喜歡別人的擁抱或觸摸,

Advertisiment
不喜歡洗頭、理髮。

※對刺激過度敏感, 如進入人多的地方、光線強之處會過度興奮, 有聲音的情況下較不專心。

※對感覺刺激的敏感度過低, 對各種感覺刺激反應慢, 甚至不太有感覺, 所以當有受傷跌倒發生時, 也不會覺得痛、不會有反應。

※坐椅子常會跌下來。

※常將桌上的東西碰落到地上。

※容易分心, 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

※做白日夢且無法注意周圍事物(但聽力正常)。

※上學後(如幼稚園或國小)抄寫或做習題時常會遺漏字句。

※畫圖、寫阿拉伯數字或國字時, 左右、上下顛倒, 如53寫成35。

※活動量過高, 動個不停。

※活動過少, 動作緩慢。

※語言發展遲緩或口齒不清。

※智力正常, 但對閱讀或數學的學習有困難。

※精細動作協調性不佳。

Advertisiment

※缺乏自信, 易遭受挫折, 容易發脾氣。

神經系統的統合協調

假如家中的寶寶出現了上述症狀, 則可能是感覺統合有了異常。 也就是說, “感覺統合”即是神經系統將自己身體的感覺及環境的刺激(外界給予的感覺)加以整合, 使身體做出有效的動作及反應。

比方說, 爸媽叫小朋友接球而要接得好, 必須整合了聽覺(球來了)、視覺(看著球的軌跡)、本體覺(自己的手腳位置)、觸覺(摸到球)、平衡感協調性等, 小朋友才能接個好球。 一旦這些訊號的整合有了障礙, 就會產生動作協調不良、精細動作差、左右不平衡等。

而感覺統合的治療即是先評估分析孩子的問題到底在哪裡, 針對問題設計治療課程及活動(大多采遊戲方式進行), 以刺激寶寶感官的發展,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從這些活動中學習整合各種刺激, 盡力有效的反應, 使大腦的感覺統合功能逐漸改善, 進而改進他們手眼協調、空間概念、注意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全方位感統育兒法

感覺統合從胎教做起

目前一般的觀念以為, 感覺統合談的多半是較大的孩童, 其實正確的觀念該從懷孕就開始, 也就是媽咪應注意胎教, 媽咪在胎兒胎動時可以撫摸自己的肚子, 傳導對腹中胎兒的愛意, 每天抽個時間跟胎兒談談心、說說故事、聽聽音樂, 對於寶寶出生後都會有很大的説明。

擁抱安撫有助感覺統合

有些人的觀念認為剛出生的嬰兒一哭就要抱, 易造成寶寶粘人、不好養等惡息;但事實上, 就感覺統合的觀點來看,

Advertisiment
孩子哭了, 父母親故意不予理會、不抱他, 小孩子的觸覺發展可能會受影響, 而且日後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度, 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寶寶哭鬧時不應不理會他, 最好抱抱他並給予適當的安撫。

觀察學步期寶寶

對於嬰兒或學步期的幼兒, 如果有易受驚嚇、肌肉張力太低、不喜歡被擁抱、躁動不安、易怒、動作發展較慢等種種現象, 也可能是感覺統合功能有障礙的訊息, 爸媽宜多加留意與關心。

當然, 如果爸媽自覺家中的小寶貝可能有感覺統合的問題時, 最好帶寶寶前往醫院求診, 透過醫師評估以瞭解是否真的是感覺統合惹的禍。 而有感覺功能障礙的寶寶, 在接受感覺統合治療後, 絕大多數都能提供孩子一個適當的起跑環境, 讓小寶貝可以健全的成長學習,永遠健康幸福。

讓小寶貝可以健全的成長學習,永遠健康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