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戀物指的是寶寶對某一物品產生強烈的依戀, 並從物品中獲取安全感的現象。 寶寶對物品的依戀表現為一種強烈的需求, 離開依戀的物品就開始焦躁、哭鬧。 常常抱著某些物品才能入睡、吃飯等, 嚴重的會呈現出一種24小時形影不離的狀態。
寶寶戀物現象發生的時間
寶寶在6個月大時就可能發生戀物行為, 2歲開始表現得更為強烈。 寶寶2歲之前最可能對乳☆禁☆房產生依戀, 這是一種對母體的依戀。 2歲之後可能對奶嘴、奶瓶、毛毯和毛絨玩具等產生依戀。
寶寶最容易依戀的物品Advertisiment
1.乳☆禁☆房、奶瓶
寶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就是食物, 對乳☆禁☆房、奶瓶的依戀是一種基本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表現。
2.指頭、玩具或拳頭
指頭、玩具或拳頭都是寶寶能夠完全掌握的物品, 能夠給寶寶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使他們更加愉悅, 能夠儘快地排解負面情緒。
3.毛毯
毛毯幾乎可以說是僅次於奶瓶的依戀物件。 長期使用過的、破舊的毛毯上留有寶寶熟悉的味道, 尤其容易讓寶寶產生依戀感。
4.柔軟物品
柔軟物品的觸感能夠給寶寶帶來心安的感覺。
5.照顧者的身體
經常照顧寶寶的人, 其身體某些部位也會成為寶寶依戀的對象, 比如頭髮、手、耳朵等, 甚至固定長度的頭髮才能讓寶寶安然入睡。
寶寶戀物有哪些原因
寶寶戀物是一種尋求安全感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寶寶戀物不是一種病態行為。 只要寶寶的行為、情緒、智力等方面發育正常的話, 寶寶戀物行為就不是異常的, 這是一種成長過程中的正常階段, 寶寶通過這樣的行為完成從“完全依戀”到“完全獨立”的成功過渡。
然而, 如果寶寶的依戀行為處於一種極端的狀態, 幾乎24小時都離不開自己的依戀物時,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的戀物表現為一種抱著依戀物才能入睡的狀態, 可以不用多加干涉, 不要強行地分離寶寶和他的依戀物, 順其自然就好, 注意依戀物的衛生。
要幫助寶寶戒除戀物行為的話, 最主要的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 給他安全感。 可以採取如下措施:
1.轉移寶寶注意力
多準備類似的依戀物作為“遷移載體”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使寶寶無法“專情”, 讓他明白無法從無生命的物品中得到感情的交流。
2.儘量避免寶寶一個人獨處
寶寶在獨處的過程中, 因為缺乏安全感, 最容易對物品產生依戀。 所以媽媽要儘量不讓寶寶一個人獨處。
Advertisiment
3.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在寶寶睡覺前給他講故事, 播放舒緩的睡前音樂, 在臥室中留一盞小燈(不要長期使用小燈)。 如果寶寶是獨睡的話, 等寶寶睡著了再離開房間。
4.平時多擁抱寶寶, 對寶寶的頭部和背部進行拍撫
對寶寶的擁抱和拍撫可以解決 “皮膚饑餓”狀態, 從而減輕對依戀物的觸感的需求。 把擁抱變成一種日常行為, 讓寶寶感受到你的擁抱是無條件的, 你是愛他的。 這樣, 寶寶能夠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5.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
通過戶外活動來使寶寶多和外界接觸, 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擴展自己的視野來體驗生活的樂趣, 將寶寶的興趣誘導到其他地方, 並以此為契機來建立家人之間的依戀感。
Advertisiment
6.選擇合適的時機來戒除寶寶戀物行為
選擇寶寶壓力較小的時機來進行行為的戒除, 在孩子的生活壞境突然發生改變時, 不要採取任何措施, 例如進入幼稚園的第一天, 一切要等孩子較為適應了之後再行動。
在戒除寶寶的戀物行為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強制性戒除, 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情緒上的恐懼, 甚至造成寶寶人格上的創傷, 很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7.進行告別儀式
在幫助寶寶戒除戀物時, 可以採取某一種形式, 比如引導寶寶對奶嘴說再見, 然後將奶嘴徹底地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