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經告訴我們寶寶的發育常識:在孩子七八個月大的時候, 可能還沒有學會開口說話, 但這時候已經開始學習有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了。 此時, 母嬰專家指出, 在育兒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教授孩子一些簡單的手語, 這樣可能會比讓孩子說出來更容易得多。 當孩子手語表達的能力不錯的時候, 也會有利於幫助孩子嘗試更有效的溝通方式, 那就是口語。
教導者要齊心協力
從實際的手語教學過程來看, 多半是媽媽學習得特別積極。 其實, 最好是所有照顧孩子的家中成員都參與,
Advertisiment
教授時要眼光接觸
無論是多麼簡單的手勢, 我們都必須確定孩子能夠看到才行。 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都比較短, 父母常常感覺孩子對手語沒有什麼反應, 這裡面除了孩子尚未吸收、理解的原因之外, 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根本沒看到父母的手語。 因此, 父母比畫手語時必須和孩子有直接的眼光接觸, 以確定孩子正在接收訊息。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可用聲音或其他有趣物品來吸引他的目光。
Advertisiment
多製造表現機會
一旦開始學習嬰兒手語, 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夠儘快用手語來表達。 可是, 最初2個月也許是最難熬的時期, 因為孩子正值吸收階段, 基本沒有任何回饋, 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當然, 如果確實想儘快看見成果的話, 父母也可以適當製造一些表現機會, 比如孩子餓了, 無需直接滿足幼兒, 可引導孩子利用手語來把進食的需求表達出來。
注意搭配言語和實體
在教授手語時, 父母必須伴隨手勢說出動作的稱呼或拿出相應的實體物品來。 千萬不要以為手勢才是嬰兒手語的惟一重點, 其實“口語”更是主角。 通過口語的反復強化,
Advertisiment
TIPS:嬰兒手語學習4不要
1. 不要過度期盼
至少需要等待2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 才能看見成效。
2.不要失去信心
只要持之以恆, 每個孩子都能比畫出具有意義的手勢。
3.不要進度太快
一開始只教3個手勢, 每過兩個星期再增加1個手勢。
4.不要強迫學習
不需要過度強迫自己和孩子, 彈性教學和快樂學習才最有效果。
必學3種嬰兒手語
以下3種手語是幼兒最常使用的表意手勢, 能有效提升親子之間的溝通效率, 是初學手語父母的必備實典。 另外這3種手語也正是孩子最有興趣學的單字, 而且手語比畫的方法差異較大,
Advertisiment
吃
“吃”的手語簡單易懂, 這個動作(把東西放入嘴巴)對孩子而言幾乎是與生俱來。 當寶寶對“吃”和食物間的關連性有所理解之後, 就會在肚子餓時用“吃”的手語來取代哭鬧。
比法
手做拿食物狀, 放入口中或是靠近嘴巴。
喝奶
在孩子要喝奶之前, 可先問孩子:“要喝奶嗎?”一邊說一邊比畫出手勢, 重複幾遍後再開始餵食。
比法
雙手握拳, 做出反復擠捏的動作, 就像擠牛奶一樣。
我還要
和前2個手語動作相比, “我還要”屬於比較抽象的概念, 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指導, 孩子才能夠學習得更有成效。 建議父母先營造學習氣氛, 例如明知道孩子還想要,
Advertisiment
比法
雙手手指併攏, 並反復觸碰。
知道了寶寶成功學習手語必備4元素, 所以如果您想要孩子正確的通過手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的話, 父母應該提前做好手語的教導工作, 比如以上比較常用到的三種手語表達方式, 可以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 通過一遍遍的重複讓孩子學會, 這樣以來, 孩子會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