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戶外運動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運動前的準備

1、寶寶剛剛睡醒時, 不要馬上抱到戶外去, 應該讓寶寶在室內活動一會兒, 等身體活動開了再去室外。

2、出門前爸爸媽媽要關注一下目的地的天氣情況, 瞭解那裡的氣候, 以便給寶寶帶上合適的衣服。

3、2歲以上的寶寶會跑會跳, 活動量大大加強。 要小心衣服太多玩出汗後反而容易感冒。 這時寶寶的衣物要方便脫穿又保暖, 褲子膝蓋處也可適當加厚, 方便活動。

戶外運動的遊戲

春和日麗, 萬物生髮, 讓寶寶到室外活動, 能得到日光照射, 吸進新鮮空氣增強小兒造血及免疫功能。

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及運動心理學者西蒙博士說:“對於嬰幼兒來說,

Advertisiment
掌握任何特殊運動技巧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有機會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讓他們願意主動參與。 ”

跑步遊戲

例如:父母當大馬, 寶寶當小馬, 跟著大馬後面奔跑;或者父母當老鷹, 寶寶當小雞, 老鷹捉小雞。

跳躍遊戲

兩三歲的寶寶可以教他做“小兔子蹦蹦跳跳”的遊戲, 在跳躍中既發揮了想像力, 又滿足了表演的欲望, 身體各部分的骨骼肌肉都得到了鍛煉。

五六歲寶寶可以學習跳繩。 先是父母搖繩, 寶寶跳, 再教寶寶獨自跳繩, 訓練四肢的協調能力。

球類遊戲

托氣球——選擇排球大小的氣球, 父母和寶寶面對面, 或幾個人站成圈, 將氣球用手托起高於寶寶的頭頂, 由寶寶用手把球再托(或打)給父母,

Advertisiment
邊托球邊數數, 看最多能托幾個。

投球打靶——畫一個靶子, 或放一個小筐, 讓寶寶在兩米之外用小皮球打靶或投球入筐。 這樣的活動可以訓練寶寶手眼協調及快速反應能力, 增加手腕的力量和上肢控制方向的能力, 利用球的反彈瞭解球的運動方向改變, 提高他預測運動方向的能力。

另外, 踢球和拍球寶寶也很有益處。 踢球運動量大, 可以增強寶寶的下肢運動的肌力。 拍球手眼要協調, 還需要有耐心。

觀察遊戲

躺在草地上, 數數白雲有幾朵;趴在草地上看看躲在草縫裡面的小螞蟻。 就是這麼安靜的遊戲, 就能夠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擴展閱讀

在戶外活動中鍛煉寶寶的社交能力、戶外活動常見的安全問題

Advertisiment

星寶寶小貼士:寶寶戶外曬太陽時間長短應由少到多, 同時做好防曬措施(可以給寶寶戴上帽子和用遮陽傘等)。 曬後注意補水。 另外春天花粉多, 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要儘量遠離花朵, 以免引發呼吸道感染。

對長高有益的運動

利於長高的運動有:跑跳、拍球、跳繩、蹦床、過獨木橋、舞蹈、做操、日光浴等。

1、熱身運動:活動四肢各關節, 脊背保持平直, 上體前傾, 雙臂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2、走:大幅度擺臂, 有力地向前走。

3、跑:小步跑, 同時雙拳放在肩上, 雙臂屈肘面前旋轉;快速跑跳25~50米, 重複4~6次, 每次之後稍休息。

4、抻拉:雙臂上舉, 然後向各個方向抻拉, 同時踮起腳後跟, 重複6~8次, 中間稍休息。

5、單杠練習:懸垂(20秒~1分鐘), 同時身體向右、左轉動,

Advertisiment
雙腳併攏;身體向前、後擺蕩;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蕩。

6、跳躍式引體向上:下蹲, 脊背保持平直, 向上跳起, 抓住單杠, 並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杠的高度和雙手的握距因人而異)。 每次至少重複6~8次。

7、跳躍:向上跳, 逐漸增高, 或達到一既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 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 雙腳用力蹬地。 可選擇練習, 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 逐漸加大運動量。

星寶寶小貼士:嬰幼兒可做主動或被動體操, 學齡兒童可做向上跳的運動如跳躍、投籃球、引體向上等。 注意不要長期過量超負荷運動, 以免造成軟骨損傷、肌肉勞損, 不利於正常生長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