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打呼嚕,說明睡得香?情況可能比你想的嚴重……


醫生們認為, 兒童打呼嚕(打鼾)被認為是睡眠障礙的一種, 可並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為什麼會打鼾
兒童打鼾, 和睡眠時氣道的狹窄和塌陷有直接關係。
呼吸時, 氣流要通過口、鼻、咽喉等部位進入氣管, 中間過程中哪一個地方氣流不通暢, 都可能發出聲響。
躺著的時候, 咽喉部和舌後空間會比坐著或站著時狹窄。 入睡後, 肌肉的張力會進一步降低, 這個空間就更加狹窄了。
這時候, 容易因為氣流受阻, 而產生呼嚕聲。 如果鼾聲輕微, 均勻一致, 沒有呼吸暫停, 也不影響睡眠品質, 一般不構成健康危害。
但有的孩子卻是因為鼻腔、口咽、喉部等處存在結構或者功能異常——比如鼻中隔彎曲、鼻甲肥大、腺樣體肥大等——而造成打鼾,
Advertisiment
且常會造成孩子睡眠呼吸紊亂, 這就需要家長們格外注意了。 此外, 肥胖、哮喘等全身性因素也可誘發兒童睡眠呼吸紊亂, 表現之一就是睡覺時打呼嚕。
臨床上, 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 是引發兒童睡眠呼吸紊亂的主要原因。 嚴重的還會表現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

打鼾可能的危害
比起單純性打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的打鼾, 更需要引起爸媽們的重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會導致孩子在睡眠中吸不到足夠的氧氣, 又排不出二氧化碳, 如此造成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會讓孩子反復「憋醒」,
Advertisiment
睡眠品質差, 精神狀態不好, 學習能力下降, 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生長發育障礙、心肺功能異常、神經損傷等。
另外, 長期用口呼吸, 會造成面部發育變形:
上唇短厚翹起、下巴前伸下垂、鼻唇溝消失、門牙突出、咬合不良……孩子常常表情呆滯, 越長越難看。
這被稱為「腺樣體面容」, 即因為腺樣體肥大長期張口呼吸, 而導致的面容改變。
打鼾了怎麼辦
1. 明確原因
當家長因為孩子「打鼾」, 去諮詢醫生的時候, 醫生會先仔細詢問病史, 初步判斷孩子打呼嚕是單純性的還是屬於較嚴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但如果孩子除了打呼嚕, 還伴有呼吸中斷, 頻繁翻身和夜醒, 喜歡跪臥, 白天張口呼吸, 白天嗜睡或多動, 家長就應該警惕孩子是不是出現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Advertisiment

出現上述情況的話, 醫生常會建議進行「夜間多導睡眠圖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 受現有醫療資源的限制, 對每例前來就診的孩子都開展此項檢查是不現實的。 且存在這種情況——即使症狀表現提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檢查結果仍可能為正常。
因此, 夜間睡眠視頻錄製、午睡或門診時的多導睡眠圖檢查也常常被用來作為診斷的方法。
持續氣道正壓通氣 (CPAP)
2. 不同原因不同處理
單純輕微的打鼾, 首先考慮減肥和改變睡眠體位。
如果確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合併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的患兒, 首選手術治療。 切除扁桃體或腺樣體, 療效明確, 能夠明顯改善孩子的日間行為以及睡眠品質。
Advertisiment

對於輕度 OSAS 的孩子, 不適合接受手術的孩子, 或已接受手術但仍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 可嘗試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 (CPAP) 治療, 即在睡覺時用鼻罩將持續的氣流送入氣道。
使用鼻噴激素和口服抗白三烯藥, 也能一定程度上縮小肥大的腺樣體, 改善鼻通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