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打疫苗是每個寶寶免遭疾病困擾最直接的方式, 作為新手媽媽要掌握寶寶需要接受哪些疫苗, 在接受疫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的相關知識。 今天, 母嬰小編為你講述寶寶接受疫苗後的反應以及如何應對的技巧。
寶寶出生後, 可能會接種不少疫苗, 有的打完出現紅腫, 還有的發熱、嘔吐。 接種前, 父母應告知醫師, 孩子是否有免疫異常、過敏體質及急慢性疾病, 提早預防反應的發生。 接種疫苗後, 建議觀察20~30分鐘再離開。 那麼, 到底哪些疫苗反應是正常的?
寶寶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包括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
Advertisiment
全身反應一般在接種後6~24小時出現, 如發熱、噁心、嘔吐、腹瀉、倦怠、嗜睡、煩躁不安等。 一般也不必特殊處理, 給寶寶多喝水, 症狀多在接種後48小時後消失, 很少持續3天以上。 如果體溫在38.5℃以上, 或腹瀉較嚴重, 超過3天,
Advertisiment
疫苗異常反應與寶寶體質有關, 反應程度比較嚴重的如過敏反應等, 可表現為呼吸困難、氣喘、面色蒼白、乏力、心跳加快或眩暈, 但此種情況非常罕見。 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時應平臥, 並馬上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