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把手學步易患“牽拉肘”

寶寶把手學步易患“牽拉肘”

什麼是“牽拉肘”呢?簡單說就是寶寶出現了肘關節脫位的情況。 由於孩子骨頭發育尚未完全, 家長在拉著孩子手進行學步的過程中, 如果出現了摔倒的情況, 猛然牽拉孩子的胳膊後, 就可能會發生牽拉肘。

專家解釋說, 這種錯位好發於4歲以下的兒童, 6歲以後卻少見了。 4歲以下的兒童橈骨頭上端發育尚未完全, 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所致。 由於“肘錯位”後患肢疼痛致活動受限, 容易被忽略或誤診為其他肘、肩部損傷而延誤處理, 因此家長朋友一定要加以重視。

專家提醒家長朋友,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現孩子手肘被拉扯後, 肘關節呈半屈位, 前臂呈旋前位, 不敢旋後, 不能抬舉與取物, 不能自由活動, 在肘關節的橈骨頭處有壓痛, 局部卻無明顯的腫脹和畸形的情況, 就有極大的可能性是有牽拉肘了。

“牽拉肘”的簡單復位法

一旦兒童發生肘錯位, 家長不必驚慌失措, 採用手法復位治療即可。 由於手法較為簡單, 家長不妨先試一試, 如果不行, 再去醫院就治。

方法:

抱患兒端坐, 術者同患兒相對。 將患肘屈曲90度置患兒身旁。 術者一手握住上臂下端, 以防止肩關節轉動, 並將拇指置於橈骨頭處。 另一手握住患肢手腕, 連續做數次前臂旋後動作。 此時, 可聽到清脆的輕微彈響聲或手指有彈跳感, 表示橈骨頭已復位,

Advertisiment
患兒會停止哭鬧, 並可用患手上舉取物。

要點:

橈骨頭重定後, 一般不需要固定, 但應該提醒家長注意的是, 切忌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拉扯小兒手臂或用粗魯動作給小兒更換衣服, 以免脫位再次發生而形成習慣性脫位。

愈後:

對脫位超過24小時或有反復脫位史的患兒, 因局部有腫脹, 重定時彈響聲或彈跳感多不明顯, 復位後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 但其他症狀大多能緩解。 此時, 宜用頸腕帶將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1周左右。

專家提醒家長朋友, 除了學步之外, 給小寶寶穿衣服, 或拉著手散步的時候, 都要注意要避免對於手部的拉扯。 如果寶寶有跌倒的情況, 最好選擇扶住寶寶的身體, 避免損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