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抓耳朵搖頭 可能是中耳炎

大部分寶寶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內, 至少會受到一次聽覺器官疾病的侵擾, 而中耳炎就是其一。 由於預防和治療不當, 很多寶寶會反反復複地患上中耳炎,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 會引起聽力障礙, 甚至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和學習能力差。

分析

中耳炎不像感冒發燒, 一下子就能看出來。 有的寶寶還小, 不會明確表示“耳朵疼”, 家長便不容易察覺。 如果寶貝有了以下這些表現, 那麼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發燒 寶寶連續3天發燒37.5℃以上, 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 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 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Advertisiment

撓耳朵 如果寶寶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 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搖頭 當發現寶寶躁動不安、搖頭, 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哭鬧 孩子突然變得煩躁, 愛哭, 而且夜裡總是睡不好覺, 這時要立即帶他去看醫生。

耳朵積水 當發現有黃色分泌物流出的時候, 就要注意了。

聽力不好 鼓膜裡有滲出液會導致聽力下降。 如果你發現寶寶對你的召喚反應遲鈍, 叫他幾遍也不理睬, 要趕快帶他去耳鼻喉科檢查。

提醒

寶寶得了中耳炎後一定要看醫生, 遵醫囑認真治療, 不能自行服消炎藥而使寶寶未得到徹底治療而留下隱患, 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及時防治感冒, 因為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

2、讓寶寶少含奶嘴,

Advertisiment
因為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咽鼓管。

3、遠離二手煙, 因為吸入二手煙會使寶寶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

4、調整睡姿, 仰臥或側臥, 因為仰臥和側臥的睡姿可以增加寶寶睡覺時的吞咽動作, 從而促進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 降低病菌存留的機會、降低感染的危險。

5、耳道內滴藥是治療中耳炎的重要方法。 大寶寶可側臥於床上, 也可坐在椅子上, 頭向一側偏斜。 小寶寶可由家長抱在懷中, 左手扶住寶寶的頭部, 右手及臂部抱住軀幹和雙手, 兩腿夾住寶寶的雙腿。 滴藥後要讓寶寶側臥, 待藥液滲入耳內組織後再起來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