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拉肚子該“止”還是該“瀉”

腹瀉就是所謂的“拉肚子”, 又稱腹瀉病,腹瀉往往是由於病原菌, 如細菌、病毒、及真菌引起。 發病年齡以2歲以下寶寶為主, 其中1歲以下者約占50%, 夏秋季發病率最高, 病因複雜, 其實, 寶寶拉肚子了, 媽媽首先要弄清, 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拉肚子, 是感染性腹瀉還是非感染性腹瀉?對於不同原因造成的腹瀉, 應該分別對待。

腹瀉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以“瀉”為主

感染性腹瀉又稱小兒腸炎, 可由很多病原引起, 主要有輪狀病毒, 其次是大腸桿菌、志賀氏菌和空腸彎麴菌, 主要表現在大便次數增多,

Advertisiment
大便為稀水便、伴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及腹痛等全身症狀。 病情嚴重者, 因大量丟失水分而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正因為這些可怕的症狀, 往往家長對此非常著急, 對於此種情況, 治療主要以改善中毒症狀及糾正電解質的平衡失調為主, “瀉”沒有關係, 大概排泄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癒。 然而在這期間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 家長勤洗手, 大小便入盆, 食具及奶具的消毒, 開窗通風房間消毒。

非感染性腹瀉以“止”為主

非感染性腹瀉一般是媽媽餵養不當引起的, 比如不定時或不定量給寶寶哺乳;非母乳餵養, 導致乳糖或果糖不耐受症寶寶吸收不良, 或者牛奶過敏等引起大便異常、次數增加。 此外, 氣候遽然變化,

Advertisiment
沒有及時給寶寶添加衣物, 導致寶寶腹部受涼, 腸蠕動增加了;或者, 天氣太熱, 寶寶消化液減少了, 也可能引起腹瀉。 如果是非感染性腹瀉, 治療要以助消化為主, 通過藥物提高腸胃消化、吸收能力, 減緩腸蠕動來止瀉, 達到“止”。

夏季是腸胃病尤其是腹瀉高發時期, 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寶寶腸胃健康。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寶寶腹瀉時不要濫服抗生素, 也不要濫補益生菌。

輕微腹瀉自製補液鹽

為了防止交叉感染, 腹瀉輕微又沒有全身症狀的寶寶可服用口服補液鹽。

醫生建議, 家長可自製口服補液鹽給寶寶服用, 可用米湯500毫升加食鹽1.75克, 或是白開水500毫升加蔗糖或葡萄糖10克, 再加食鹽1.75克。 出現腹瀉但尿量正常,

Advertisiment
無口乾等脫水症狀時, 喝自配補液鹽應與大便量相等。 不能確定大便量時, 可按照30毫升每公斤體重計算, 4小時內服完, 以後隨時口服, 排出多少喝進多少。

醫生提醒, 一旦腹瀉停止, 必須馬上停服。 輕症的腹瀉一般1到2天可自愈, 如果口服補液鹽無效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腹瀉後別急於進補

腹瀉之後肚子空空, 不少人覺得身體虛了, 需要進補了。 對此醫生指出, 因為腹瀉後寶寶消化道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 所以早期應進半流食, 飲食以清淡為好, 可以少量多餐, 逐漸增加單次進食量減少進食次數。

如果嚴重腹瀉恢復後寶寶還是很虛弱, 此時最好先去看醫生, 以免因嚴重電解質紊亂發生休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