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指甲透露哪些健康信號?

很多人都知道從指甲中可以知道自己的健康情況。 因為五臟變化會相應地反應到指甲上來, 我們可以透過指甲顏色和形狀的微妙變化, 發現身體哪部分出了問題。 當然寶寶的小指甲中也可以看出健康信號。  

正常指甲的顏色和形狀 

指甲占手指末節額3/5, 甲白占指甲面積的1/5。 當所有的指甲都有恰如其分的甲白時, 便可推斷人體的健康狀況良好;相反, 如果10個手指甲完全沒有或僅僅有一點點甲白時, 意味著身體疲勞不堪或正患有疾病。  

正常指甲平滑、光潔, 呈粉紅色。 甲面無縱橫溝紋, 甲上無斑點及凹陷,

Advertisiment
指甲末端無翹起及向下彎曲的現象。  

信號1:指甲上有白點或白斑 

腸內有蛔蟲或微量元素鋅、鐵等營養物質缺乏 

應對措施:取大便查蛔蟲卵, 若為陽性就服驅蛔蟲藥物。 取末梢血查微量元素, 若鋅、鐵缺乏輕者可以飲食調節, 重者則補充鋅、鐵製劑。  

指甲處外傷引起 

指甲長期暴露在外, 很容易受到傷害, 如受擠壓或碰撞, 導致指甲根部受損傷而失去原本的顏色, 指甲出現白點或白斑, 嚴重時會有血色瘀斑。  

應對措施:不必做任何處理, 隨著指甲的生長, 斑點部分終究會被剪掉的。  

信號2:指甲變蒼白, 呈匙狀指 

肝血不足, 是嚴重貧血的徵兆 

指甲變得蒼白, 無血色且中央凹陷, 邊緣翹起, 呈湯匙狀, 醫學上稱匙狀指。  

應對措施:首先需要查血常規,

Advertisiment
瞭解貧血的種類及程度, 輕度則不必服藥, 採取飲食治療(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中度以上, 要服藥補充鐵劑。 若為“大細胞性貧血”, 應用葉酸及維生素B12治療。  

信號3:指甲變成黃色 

吃橘子過多時引起的 

停止吃橘子後會慢慢恢復正常顏色, 此種指甲黃色, 除指甲和皮膚黃外, 無其他症狀。 是體內某種疾病的前兆, 如淋巴系統、呼吸系統病變, 也為糖尿病和肝病的前驅徵兆。  

對應措施:請醫生做詳細檢查, 發現哪個系統有病後積極予以治療, 千萬不要不重視而延誤病情。  

信號4:指甲呈紫紅色且指頭變粗呈杵狀(稱杵狀指) 

多見於患“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 另外患亞急性☆禁☆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肺癌、肺膿腫等也有此現象 

Advertisiment

手指末端變粗, 如鼓槌, 有的指甲向下彎曲, 像鸚鵡嘴狀, 甲床顏色變身呈深紅或紫色。  

應對措施:積極治療原發病。  

信號5:指甲出現凹痕 

缺鈣 

指甲顏色無明顯變化, 但有小凹陷地方, 有的有一個凹痕, 有的有幾個, 有的多得像頂針一樣, 都是缺鈣引起的。 寶寶還會有神經系統的症狀, 如睡眠不安、易驚、煩躁。  

應對措施:需要增加鈣的攝入, 除多吃含鈣的食物外, 還要吃鈣劑, 同時服用魚肝油。  

信號6:指甲出現橫溝、縱溝及縱橫交錯的溝紋 

橫紋多見於發熱性疾病, 如麻疹、猩紅熱、肺炎等;縱紋是營養物質缺乏;縱橫交錯的紋路一般是因為關節炎 

指甲面不平滑, 有橫溝及縱溝, 或縱橫交錯的溝。 橫溝紋常見於罹患熱性病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導致指甲代謝異常, 生長緩慢。 縱行溝紋:健康狀況差, 營養物質缺乏, 缺鈣, 缺鐵或有腎臟疾病, 致使指甲發生病變出現縱脊。  指甲溝紋縱橫交錯:多見於各種關節炎。  

應對措施:寶寶要積極預防熱性傳染病, 定期做預防注射, 加強護理, 預防肺炎、關節炎等, 一旦患病及時治療。 平時注意均衡飲食, 兩歲以下的寶寶要預防性地補鈣和魚肝油, 增加戶外運動, 多曬太陽, 避免缺鈣。  

指甲健康的食補菜單 

補鈣 

乳類, 如牛奶, 羊奶;肉類、魚、蝦、芝麻、花生、葵花籽、豆類、豆製品、柑橘、葡萄、山竹等。  

補鐵 

黑木耳、還帶、芥菜、韭菜、穀類、赤小豆、綠豆、動物肝臟、蛋黃、動物血。  

補鋅 

豬肉、牛肉、魚、海產品, 牡蠣, 海帶, 紫菜, 菠菜等。  

日常生活中, 應勤剪寶寶指甲

Advertisiment
因為指甲中包含了大量的細菌, 有些寶寶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 喜歡把手伸進嘴巴裡進行吸允。 這樣非常容易讓寶寶生病, 所以經常給寶寶洗手和勤剪指甲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