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掉床了怎麼辦?

“寶寶墜床”這是個老話題了。 即便爸爸媽媽已經很注意了, 可寶寶還是偶爾會從床上摔下來。

案例1:我寶寶才4個半月, 還不怎麼會翻身, 可怎麼也沒想到這麼小的寶寶居然會摔下床去, 額頭上鼓起一大包, 幸好沒有傷到腦子, 不然我可會愧疚一輩子。

案例2:我寶寶7個多月了, 中午睡著了把他放在床上, 然後我想著應該不會馬上醒就去衛生間了, 沒一會就聽見孩子大哭, 跑出來看見寶寶已經趴在地上了!

寶寶墜床, 真的防不勝防嗎?

墜床給寶寶帶來的傷害包括直接創傷和心理損傷兩方面

直接創傷主要指皮膚、肌肉摔傷、關節和骨骼摔傷、腦組織損傷等。

Advertisiment

心理損傷主要指寶寶在墜地過程中受到驚嚇, 引起情緒激惹、恐懼、睡眠障礙、驚夢等症狀。

寶寶墜床, 誰的錯?

1、寶寶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小寶寶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大腦缺乏對各種危險的辨別能力, 加上對周圍的聲音和事物有極大的好奇心, 而且自身運動控制能力還不夠全面, 以致在床上玩耍時, 寶寶很容易墜床。

2、媽媽低估了寶寶的運動能力

運動是寶寶最快樂的事情, 只要寶寶具備向一側翻身的能力時, 就蘊藏著墜床的隱患。

3、陪護的家長對寶寶過於放心

家長覺得天天和寶寶在一起, 對寶寶的運動特徵、生活習慣、個性都比較瞭解, 寶寶何時要活動, 何時會安然入睡都瞭若指掌。

Advertisiment
恰是這種過度放心, 讓家長疏于防範, 難怪媽媽會納悶:寶寶剛才還睡得好好的, 怎麼會掉下來呢?

4、媽媽沒有充分認識到墜床的危險

除非出血, 寶寶偶爾從床上掉下來不會有什麼危險, 這是大多數媽媽的想法。 對墜床的不重視心理不可取, 要知道儘管寶寶的肢體彈性好, 但墜床仍然會給寶寶帶來傷害。

寶寶墜床後的應對策略

1、摔床也許是一件難免的事。 一旦發生, 不要過於驚慌。 不要心急火燎地將寶寶從地上抱起, 動作不要過猛, 以免導致其他不必要的傷害。 抱起寶寶後, 先判斷身體哪個部位先著地或碰及其他硬物;然後檢查四肢的活動情況和頭部有無腫塊。 如果未發現異常, 可以試著慢慢活動寶寶的手臂和腿,

Advertisiment
也可以讓寶寶通過玩玩具來活動肢體。 如果寶寶活動自如或只是輕度皮膚擦傷時, 可不用上醫院治療, 媽媽只需抱起寶寶安穩情緒, 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損傷就好。

2、對於現在的一般家庭來說, 寶寶多從床上摔下, 高度最多五六十釐米, 寶寶一般不會受到太嚴重的損傷。 尤其一歲內的小兒, 前鹵門尚未完全閉合, 顱內有緩衝, 引起腦出血等情況的幾率會非常低。

3、寶寶如果摔下後, 能夠馬上大哭, 一般腦部受傷的可能性較小。 小寶寶最怕摔到後腦, 如果面朝下摔, 一般危險性較小, 只進行外傷處理即可。

4、如果確定寶寶是頭部著地, 尤其是後腦勺先著地時, 媽媽需特別重視。 以下幾種情況應立即去醫院:

Advertisiment

1)頭部有出血性外傷;

2)寶寶摔後沒有哭, 出現意識不夠清醒、半昏迷嗜睡、昏睡不醒的情況;

3)在摔後兩日內, 出現了反復性嘔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劇烈哭鬧;

4)摔後兩日內, 出現了鼻部或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5)摔後兩日內, 出現四肢肌肉緊張、牙關緊閉、眼斜視等任何一個表現時, 都需立即送往醫院, 看是否存在顱腦損傷。

一般如果摔到頭部後引起重度腦震盪或顱內出血, 會很快發作, 最晚也在24小時內就會發作, 所以有症狀要儘快去醫院。

5、寶寶摔到頭部後, 沒有出血, 有小腫包時, 應立即用冷敷處理。 如果腫包較大或較紅, 可先應急抹點香油, 或用濕潤的土豆片貼上, 有止痛化淤的輔助作用。 如腫脹處伴有出血, 或未見消散並繼續發展,

Advertisiment
或伴有上面第4項的症狀之一, 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6、寶寶摔後一段時間, 儘量與寶寶說話、逗逗他, 轉移其興奮點, 不要抱著他睡覺。 如果摔後哭完很快就睡著了, 也要在一小時內將其叫醒。 如果醒後大哭, 就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7、即使摔到頭部, 也不要總懷疑是腦震盪。 腦震盪的特徵是會有一定時段的意識和知覺喪失。 如果寶寶一直意識正常, 就不會有問題。 寶寶如果有嘔吐, 可能是受驚嚇所致的嘔吐, 也可能是暫時性腦部受到震盪。 即使是腦震盪, 如果是輕度, 也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8、寶寶摔到頭部後, 應觀察兩天。 這兩日內儘量讓其多休息, 少活動。 如果兩日內精神一直很好、食欲正常, 就可以完全放心。

9、當寶寶出現四肢活動不對稱、觸及肢體或關節時出現哭鬧或痛苦表情時, 需警惕是否伴有關節、骨骼或臟器損傷,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10、寶寶摔床後,媽媽的悔恨自是無以復加的,但後悔埋怨是無用的,重要的是馬上對症處理寶寶的情況,並且,自此引以為戒。

11、時刻注意寶寶的安全。這一點許多媽媽已經感同身受,不必多言。尤其在父母早上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不可掉以輕心。暫離時一定要在寶寶周圍壘上東西(枕頭、被褥、一堆衣物等,但也不能完全保證安全),或放在安全的護欄床內。

妙招杜絕墜床發生

1、媽媽首先要端正思想,多留心,多警惕,別存僥倖心理。

2、護欄不能保證100%安全,但對睡覺的寶寶能起到預防墜床的作用。可以在床的四周設上圍欄,當寶寶睡覺或玩耍時,拉上床欄。床欄的插銷安裝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避免寶寶在玩耍時無意將插銷打開而墜床。

3、床要穩當牢固,高度最好小於50釐米,這樣即使掉下來,寶寶也不致摔得太重。可以在床邊的地面上鋪些具有緩衝作用的物品,如海綿墊、棉墊、厚毛毯等,即便寶寶墜床了,也不會出現嚴重損傷。

4、寶寶的活動空間不能放置任何尖銳、易碎、腐蝕等危險物品,尤其是床邊和床上。

5、寶寶在床上玩耍需在媽媽的看護下進行。如果媽媽有事需暫時離開,最好將寶寶移至地面上玩,在媽媽的視線範圍內,同時準備玩具讓寶寶玩,不時地跟寶寶說話,給寶寶心理支持。這樣媽媽既可以做家務,又可以鍛煉寶寶獨立。

【愛心叮嚀】:有了圍欄,並非萬事大吉。1~2歲的寶寶對床外的空間充滿了好奇,這時的床對寶寶來說太狹隘了,開始萌發掙脫“束縛”的思想,並且很快就學會了攀爬的本領,時刻都在憧憬著越欄後的快樂,卻不知等待他的還有傷痛。所以寶寶睡覺和玩耍時,媽媽都要在一旁看護。

Q:如何讓墜床的寶寶走出驚嚇的陰影?

A:儘管寶寶墜床的整個過程時間很短,但是寶寶很容易因驚嚇而高聲急哭。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安慰,寶寶很容易產生情緒激惹、恐懼、睡眠障礙等心理問題。

媽媽應及時抱起寶寶,用手安撫寶寶的身體,溫柔地跟寶寶說話,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可以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避免產生心理問題。夜晚睡覺時,要加強陪伴和觀察,如果是之前獨睡的寶寶,摔後一兩天最好和父母睡一起,寶寶夜間可能會出現驚夢、哭啼等受驚嚇症狀,需要父母在言語和肢體上安撫寶寶的心理。

最後,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以最極限的細緻來守望寶寶的安全,保護這個弱小無助的生命健康長大!

需警惕是否伴有關節、骨骼或臟器損傷,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10、寶寶摔床後,媽媽的悔恨自是無以復加的,但後悔埋怨是無用的,重要的是馬上對症處理寶寶的情況,並且,自此引以為戒。

11、時刻注意寶寶的安全。這一點許多媽媽已經感同身受,不必多言。尤其在父母早上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不可掉以輕心。暫離時一定要在寶寶周圍壘上東西(枕頭、被褥、一堆衣物等,但也不能完全保證安全),或放在安全的護欄床內。

妙招杜絕墜床發生

1、媽媽首先要端正思想,多留心,多警惕,別存僥倖心理。

2、護欄不能保證100%安全,但對睡覺的寶寶能起到預防墜床的作用。可以在床的四周設上圍欄,當寶寶睡覺或玩耍時,拉上床欄。床欄的插銷安裝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避免寶寶在玩耍時無意將插銷打開而墜床。

3、床要穩當牢固,高度最好小於50釐米,這樣即使掉下來,寶寶也不致摔得太重。可以在床邊的地面上鋪些具有緩衝作用的物品,如海綿墊、棉墊、厚毛毯等,即便寶寶墜床了,也不會出現嚴重損傷。

4、寶寶的活動空間不能放置任何尖銳、易碎、腐蝕等危險物品,尤其是床邊和床上。

5、寶寶在床上玩耍需在媽媽的看護下進行。如果媽媽有事需暫時離開,最好將寶寶移至地面上玩,在媽媽的視線範圍內,同時準備玩具讓寶寶玩,不時地跟寶寶說話,給寶寶心理支持。這樣媽媽既可以做家務,又可以鍛煉寶寶獨立。

【愛心叮嚀】:有了圍欄,並非萬事大吉。1~2歲的寶寶對床外的空間充滿了好奇,這時的床對寶寶來說太狹隘了,開始萌發掙脫“束縛”的思想,並且很快就學會了攀爬的本領,時刻都在憧憬著越欄後的快樂,卻不知等待他的還有傷痛。所以寶寶睡覺和玩耍時,媽媽都要在一旁看護。

Q:如何讓墜床的寶寶走出驚嚇的陰影?

A:儘管寶寶墜床的整個過程時間很短,但是寶寶很容易因驚嚇而高聲急哭。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安慰,寶寶很容易產生情緒激惹、恐懼、睡眠障礙等心理問題。

媽媽應及時抱起寶寶,用手安撫寶寶的身體,溫柔地跟寶寶說話,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可以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避免產生心理問題。夜晚睡覺時,要加強陪伴和觀察,如果是之前獨睡的寶寶,摔後一兩天最好和父母睡一起,寶寶夜間可能會出現驚夢、哭啼等受驚嚇症狀,需要父母在言語和肢體上安撫寶寶的心理。

最後,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以最極限的細緻來守望寶寶的安全,保護這個弱小無助的生命健康長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