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寶寶剛出生時受母傳抗體的保護, 一般不太容易得病。 6個月以後隨著母傳抗體的逐漸消失, 寶寶很容易受到外界細菌或病毒的侵襲。 這些疾病不僅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甚至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接種疫苗可以增強寶寶機體的免疫力, 以抵抗某些細菌或病毒的侵襲, 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儘量給寶寶接種包括免疫規劃內以及規劃外的所有疫苗, 給寶寶的健康多加一重保障。

接種前後的護理至關重要:

Advertisiment

1、接種前最好先給寶寶洗個澡, 換上柔軟寬大的衣服, 便於露出接種部位, 也不會摩擦針眼處皮膚。

2、在接種疫苗前應保證寶寶的飲食和正常休息, 避免在空腹和疲勞時接種。

3、如實向醫生彙報寶寶寶的健康狀況。 包括寶寶的過敏史、驚厥或抽風病史, 近期有無發熱、腹瀉、傳染病等。

4、接種後護理到位, 可使接種反應降到最低。 最好在接種疫苗的24小時後再給寶寶洗澡。 因疫苗接種會造成機體的一過性抵抗力減低, 洗澡過程中易受涼而發病。 適當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 促進新陳代謝。 接種後1~2天內要給寶寶吃易消化食物, 減少機體負擔。 不做劇烈活動。 劇烈活動會使寶寶疲勞和大汗, 易感冒。

接種反應的家庭處理

1、正常反應。

Advertisiment
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一般會在48小時內自愈。 全身反應有發熱和周身不適, 一般發熱在 38.5 ℃以下。 無論局部還是全身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多喂水、並注意讓寶寶多休息即可。

2、如果寶寶接種部位紅腫有硬結, 在兩天后還未消退, 家長即可開始進行局部熱敷。 熱敷的技巧如果掌握好, 硬結很快就會消退:每日至少3次, 每次15分鐘。

3、異常反應。 如局部感染、無菌膿腫、皮疹、高熱等都需要及時與接種單位聯繫, 並到醫院診治。

病癒後多長時間才能接種疫苗?

1、一般感冒、發熱, 待病癒後3~5天, 小兒精神、食欲恢復正常後就可以預防接種。 但特殊疾病就要分別對待, 如患小兒肺炎和嚴重腹瀉後, 應在疾病痊癒的半個月後再進行疫苗接種。

Advertisiment

2、患有腎臟疾病以及正處在皮膚過敏的小兒, 應暫停接種疫苗。 待疾病痊癒後, 在醫生的建議下方可恢復接種。

3、患幼兒急疹的小兒, 要在出疹3個星期以後再接種疫苗。

4、患高熱驚厥、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 即使病癒後, 接種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百白破疫苗都應慎重或應視為禁忌症。

5、有顱腦損傷的嬰兒預防接種時, 應該根據臨床表現適當延遲接種時間。

6、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代謝性疾病的小兒並不是都不能進行疫苗接種。 醫生會在檢查後, 根據身體生長發育情況和病情的輕重以及穩定狀況, 酌情進行一些疫苗的接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