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換牙!作戰計畫六步曲

民間俗語有“七歲八歲狗都嫌”的說法。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 處於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 好奇心重, 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樂於嘗試, 因此常會“惹麻煩”、“闖禍”。 和孩子的心理、行為一樣讓家長頭痛的, 還有換牙。 在乳牙替換為恒牙的過程中, 家長如何“步步為營”, 讓孩子擁有明眸皓齒, 收穫健康和自信?

“戰前動員”第一步——乳牙齲壞及時補

孩子普遍比較青睞甜食, 吃完甜食後如果不及時刷牙漱口, 很容易罹患齲齒。 有些家長抱這樣的觀點——反正乳牙是要脫落的, 蛀了也沒關係, 等換了恒牙就沒事了。 這樣的做法是很有害的。

Advertisiment
乳牙(特別是位於口腔後方的磨牙)齲壞缺損或脫落, 會使旁邊的牙齒失去支撐, 從而誘發牙列不齊。 齲齒還會削弱咀嚼功能, 影響孩子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從而對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 孩子一旦發生齲齒, 家長應立即帶其去口腔科接受專業治療, 缺損不大可作修補, 若缺損較多則需安裝牙套, 如果炎症已波及牙齦等組織, 應進行根管治療。

“戰前動員”第二步——放置間隙保持器

或因為齲齒, 或由於外傷, 兒童乳牙缺失的情況很常見。 家長切不可抱這樣的想法——反正將來會長恒牙的, 現在缺一兩顆牙問題不大。 如果孩子口腔後部的磨牙缺失, 待局部的傷口長好後應及時去口腔科安裝間隙保持器。 間隙保持器通常由強度和生物相容性較佳的金屬材料製成,

Advertisiment
能對缺齒周邊的健康牙齒起到支撐和頂推的作用。 這樣一來, 健康牙齒就不會向缺齒處倒伏, 對保證孩子換牙後牙列的整齊很有好處。

“戰略進攻”第一步——剷除雙排牙

如今, 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換牙時遭遇雙排牙的困擾, 即乳牙還未脫落, 新生的恒牙就已經萌出, 在局部形成像鯊魚牙齒一樣的雙排牙。 不僅有礙觀瞻, 對恒牙的健康也不利。 一旦出現雙排牙, 應立即拔除乳牙,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性咀嚼, 移位的恒牙一般能夠回到正常的位置, 如果無法復位, 就應進行正畸治療。 要避免雙排牙的出現, 家長應多讓孩子吃堅果、芹菜、海帶等質地較硬或富含纖維的食物,

Advertisiment
以增強其咀嚼功能, 促進乳牙的脫落和恒牙的萌出。 吃得太精細反而不利於牙齒的健康。

“戰略進攻”第二步——及早實施窩溝封閉

當孩子到了六歲左右, “六齡牙”萌出後, 家長要儘快帶孩子去做窩溝封閉。 打個形象的比方, 窩溝封閉好比給牙齒戴上一副盔甲, 在牙齒上塗上一層樹脂, 形成一層保護性屏障, 阻止細菌及食物殘渣進入窩溝, 同時使窩溝內原有細菌因斷絕營養而逐漸死亡, 從而預防窩溝齲的發生, 還可使早期齲損停止發展。 術後每隔6個月或12個月複查一次, 以便發現問題, 及時處理。

“戰場清理”第一步——積極應對牙列不齊

換牙後一張嘴就是“兩塊大門板”, 很多孩子因此羞于見人。 看到孩子這樣, 不少家長也就忙不迭地帶孩子去正畸。

Advertisiment
其實如此著急實在沒有必要。 因為兒童的頜骨還沒有發育成熟, 給成人量身定做的恒牙長在孩子口中, 多少會有些彆扭。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 只要假以時日, 牙列會逐漸變得整齊。 但如果孩子的牙已經換得差不多了, 門牙間的縫隙還是很大, 或者仍存在牙列不齊, 就應拍一張X光片, 看局部是否有多生牙、埋伏牙, 去除了這些多餘的牙齒, 再輔以正畸治療, 牙列就會逐漸整齊。

“戰場清理”第二步——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恒牙要伴隨孩子一生, 因此恒牙萌出後應更加注意口腔衛生。 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早晚刷牙、餐後漱口, 晚上刷完牙後再使用牙線去除牙縫間可能殘留的食物殘渣,

Advertisiment
以減少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的發生。 這些是口腔保健的“每日功課”。 除此之外, 每半年還應帶孩子去進行超聲潔齒。 千萬別以為只有長了牙結石的人才需要潔齒, 健康人也需要定期清潔隱藏的牙菌斑和齦下的結石, 這樣才能長久保持明眸皓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