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擁有健康體重的十項守則

讓寶寶擁有健康的體重

讓人歡喜讓人憂金豬嬰兒潮。 孩子肥胖的原因常常就出在父母身上, 要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重, 父母可以怎麼做?

守則1

問題:抱定小時候胖不是問題, 長高之後體重就會正常的觀念。

有年輕父母認為, 養一個胖胖的孩子, 自己臉上才光采。

體重管理專家指出, 有些看來稍微圓胖的兒童進入身高快速增長的青春期之後, 可能會平衡了原先稍微超重的體重, 但並不表示在青春期之前, 父母就不必注意孩子的體重發展情況, 以為只要身材抽高了, 問題就能解決。

答案:相反地,

Advertisiment
父母至少每半年要為孩子量一次身高、體重, 同時計算身體品質指數(BMI), 核對參考指數, 衡量孩子是否過重甚至肥胖。

如果孩子體重增加太快, 身材明顯橫向發展, 父母應該檢討究竟是哪些生活習慣出了問題。

如果孩子已經達到肥胖程度, 不要坐視不管, 建議帶著他尋求小兒科醫生協助。

守則2

問題:要求孩子短時間內就改變生活習慣。

千萬不要在某一天的晚餐餐桌上宣佈, 全家人明天開始每餐吃燙青菜、糙米飯、白煮肉, 外加運動1小時, 然後就期待你的孩子會照做。

企圖一下子把小孩的飲食型態三百六十度大翻轉, 或者端出父母的威嚴強迫孩子就範, 只會讓他情緒大壞, 心生反抗, 甚至以拒吃表達抗議, 最後父母只有舉手投降。

Advertisiment

答案:訂立容易實行的計畫, 最多一星期完成一項目標。 不只小孩, 就算大人也害怕自己習以為常的事物在一瞬間被全部奪走。

你可以這樣做:

例如:第一個星期, 試著讓孩子減少喝可樂的次數, 從原本一天一罐減少為兩天一罐, 持續一星期之後, 再減少成三天一罐, 然後一星期一罐、一個月一罐……。

第二個星期開始, 也許是每天晚飯之後全家人外出健走30分鐘, 一起活動的同時, 和孩子聊一聊白天上學的情形, 分享他覺得快樂、生氣或傷心的事, 也幫助他解決問題。

如果抽不出時間每天健走, 可以選擇固定幾天安排一些事情做, 讓全家人都有機會活動, 例如星期五晚上一起逛大賣場添購家用品, 也藉此機會教導孩子認識及選擇食物,

Advertisiment
或者星期天早上全家人聯手打掃房子, 讓孩子負責整理自己的房間。

如果前兩項都實行得不錯, 一個月後再加進新項目。

守則3

問題:讓孩子自己解決三餐, 對他的飲食內容全然不知。

兒童最重要的功課是健康成長, 所以他們需要均衡而且營養的食物, 而不是外食提供給他們一大堆超過身體所需的熱量、油脂和鹽分。

答案:儘量抽空為孩子準備健康的食物, 如果不得已要外食, 至少教導孩子聰明選擇食物。

你可以這樣做:

每天至少為孩子準備一餐, 建議由早餐著手。

準備早餐其實不比想像花時間──前一晚先買好吐司、貝果麵包、低脂鮮奶, 平時家裡放幾包燕麥片、更好的是備一些番茄切片和生 菜,

Advertisiment
起床進浴室梳洗之前, 先把吐司送進烤箱、鮮奶放入微波爐加熱, 3~5分鐘後走出浴室, 把材料夾進烤好的吐司裡, 大功告成。

和孩子一起外食, 教他選擇食物。

吃自助餐是好的時機, 菜色多, 烹調方法也多元, 可以舉例解說。 例如:告訴孩子選擇蒸蛋比炒蛋(或荷包蛋)好、選擇白切瘦肉比炸排骨好, 因為前者的油脂含量較少;如果上面店吃東西, 建議他吃湯麵(湯少喝)而不要吃肉燥乾麵, 搭配一盤燙青菜(不淋肉躁, 加少許醬油膏)和2~3片鹵豆干, 如此, 當孩子必須自己用餐時, 才懂得哪些是健康的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