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放屁多,是正常現象嗎?

1、寶寶頻繁放屁正常嗎?

人之所以會放屁, 是因為在腸道內, 特別是大腸到直腸這一段, 大約存在100萬億個細菌, 這些細菌會分解胃腸道內的食物, 並產生大量氣體。 氣體會隨著腸道的不斷蠕動而向肛門移動, 也就產生了屁。

此外, 吞咽食物時, 空氣會隨之進入消化道, 以及血液中也會有氣體滲入到腸道內, 這也是屁產生的途徑。

嬰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 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 很容易出現腸道內的菌群失調的情況, 因此就更易出現放屁的現象, 屁聲可輕、可響, 但不臭。 不過正常情況下, 人不會沒有原因的頻繁放屁,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放屁次數過多, 家長一定要積極查找原因, 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了。

2、頻繁放屁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1.寶寶想排便了

如果寶寶是在吃完奶沒多久就放屁, 可能是要拉臭臭了, 這時通常為臭屁。

應對方法:

這時媽媽可以及時把一下寶寶或把寶寶放在坐便器上, 讓寶寶排便, 還會省下一片紙尿褲哦。

2.寶寶餓了

如果寶寶斷斷續續的放空屁, 沒有臭味, 還可聽到肚子咕嚕咕嚕的響, 多是由饑餓引起的腸蠕動增強導致。

應對方法:

這時媽媽要及時為寶寶餵奶或食物, 否則就別怪寶寶用大聲哭鬧來對付你啦。

3.吞入過量空氣

寶寶邊吃邊哭、吃母乳時僅僅含住母親的乳☆禁☆頭、吃奶粉時奶液沒有填滿奶嘴,

Advertisiment
都可使寶寶吸進過多的空氣, 致使胃腸內氣體過多, 腸蠕動加快, 引起放屁變多。

應對方法: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 若是奶水多且流量快, 哺乳時就需按壓乳☆禁☆頭控制流量;對於吃奶粉的寶寶, 家長在餵奶時要讓奶液充滿奶嘴, 還要注意奶嘴孔不能過大或過小。 因為過大容易讓寶寶吃得過急, 過小容易因吸吮用力而吸入太多的空氣。

吃奶後, 媽媽們要豎抱著寶寶, 讓寶寶的頭靠在媽媽肩膀上, 然後按照“從腰部到頸部”的方向, 用空心掌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 讓寶寶打嗝排氣。

4.媽媽飲食中有刺激成份

媽媽吃過多的含有刺激成分的食物, 這些成分也會通過血液迴圈進入到乳汁中, 寶寶吃了含有這些刺激成分的乳汁, 就會導致嬰兒放屁多

Advertisiment

應對方法:

母乳餵養的媽媽暫時要少吃一些生冷刺激的食物, 如辣椒、涼果汁、咖啡、茶及一些易產氣的蔬菜, 如豆角、蘿蔔和洋蔥等。

5.消化不良

如果寶寶經常放臭屁, 且打嗝不斷, 並伴有酸臭味, 這通常是寶寶消化不良的表現, 主要是因為寶寶喝的奶粉太稠或吃多了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引起。

應對方法:

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 媽媽在給他沖調奶粉時, 一定要按比例沖調, 不要衝太稠, 兩餐之間適當給寶寶多喂些溫開水。 另外, 不要頻繁給寶寶更換配方奶粉, 因為頻繁更換奶粉會引起寶寶腸胃功能紊亂, 讓寶寶出現腹瀉、多屁的現象。

如果寶寶已經吃輔食了, 媽媽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餵養方式, 適當減少寶寶的輔食量,

Advertisiment
並讓寶寶少吃高蛋白、高脂肪以及易產氣的食物。

如果改善了飲食仍然沒有效果, 家長可以採取按摩的方法(點擊藍色字體查看)來緩解積食的症狀。 也可以讓寶寶吃點助消化的藥物或者益生菌, 促進寶寶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

6.腸道有感染

如果寶寶有腹瀉的症狀, 在放屁時會帶出少許大便, 氣味腥臭, 可能是因為腸道有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應對方法:

寶寶出現腹瀉之後, 建議帶寶寶到醫院去就診, 或者帶寶寶大便去醫院進行化驗檢查, 以便判斷是感染性的腹瀉還是細菌性的腹瀉。 如果孩子腹瀉不太重, 也可在家裡進行簡單治療, 如服用益生菌。

腹瀉常常會引起脫水, 而脫水對孩子有很大的危害,

Advertisiment
所以家長在護理孩子時, 一定要保證他的水分的攝入量。 家長可到醫院開一些口服補液鹽, 或給孩子多喝些湯。

7.腸絞痛

寶寶放屁多也有可能是腸絞痛, 它的發生與寶寶控制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不成熟, 腸道整體蠕動頻率不同步有關, 常見於3周~6個月營養充足、健康的寶寶。

患有腸絞痛的寶寶幾乎會在每天的同一段時間哭鬧不止, 哭鬧起來不容易安撫, 在排便或排氣後會有所緩解。

應對方法:

隨著消化和神經系統的逐步完善, 60%有腸絞痛的寶寶到3個月左右會有所好轉, 90%的寶寶到4個月的時候就好多了, 所以家長不要太過焦慮。 在這之前, 你可以採取下面這些方法幫寶寶緩解腸絞痛。

腸絞痛症狀較輕:

1)腹部按摩

當腸絞痛發作時, 家長可以在手上塗一層嬰兒潤膚霜,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揉寶寶的小肚子,這樣可以幫寶寶排除腸道內的氣體,緩解症狀。

2)熱敷法

家長還可以將溫熱的毛巾(注意不要太熱)放在寶寶肚子上,以緩解腸痙攣帶來的腹痛。

3)讓寶寶趴著

可以試著讓他趴會,這會給其腹部一些壓力,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就跟我們大人肚子疼時,會用手頂著疼痛的部位是一個道理。

小一點的寶寶,你可以用“橄欖球抱法”的姿勢,來緩解他的症狀,像這樣:

腸絞痛症狀較重:

對於腸絞痛發作比較嚴重的孩子,比如哭鬧得非常厲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他使用藥物或益生菌,比如西甲矽油、培菲康,來幫他調整腸道蠕動,緩解疼痛。

袋鼠麻麻有話說:

如果寶寶沒有腹瀉,且飲食、精神狀況良好,只是放屁時帶出些許大便,家長可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寶寶的肛門括約肌發育還不健全,控制排便的能力很弱,所以很容易在放屁時帶出便便。

家長可以在手上塗一層嬰兒潤膚霜,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揉寶寶的小肚子,這樣可以幫寶寶排除腸道內的氣體,緩解症狀。

2)熱敷法

家長還可以將溫熱的毛巾(注意不要太熱)放在寶寶肚子上,以緩解腸痙攣帶來的腹痛。

3)讓寶寶趴著

可以試著讓他趴會,這會給其腹部一些壓力,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就跟我們大人肚子疼時,會用手頂著疼痛的部位是一個道理。

小一點的寶寶,你可以用“橄欖球抱法”的姿勢,來緩解他的症狀,像這樣:

腸絞痛症狀較重:

對於腸絞痛發作比較嚴重的孩子,比如哭鬧得非常厲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他使用藥物或益生菌,比如西甲矽油、培菲康,來幫他調整腸道蠕動,緩解疼痛。

袋鼠麻麻有話說:

如果寶寶沒有腹瀉,且飲食、精神狀況良好,只是放屁時帶出些許大便,家長可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寶寶的肛門括約肌發育還不健全,控制排便的能力很弱,所以很容易在放屁時帶出便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