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家長而言, 寶寶的啟蒙教育是很重要的。 “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也就是說的這樣的一個道理。 當然, 家長除了要對寶寶的人性、道德方面進行啟蒙之外, 作為寶寶的第一任老師, 家長還得對孩子的教育進行啟蒙。
就拿數學來說, 其實在寶寶上幼兒班之前, 家長就應該讓他知道最基本的知識。 不過, 說起數學啟蒙,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 就是數數;也有些媽媽說, 感覺數學很抽象, 很深奧, 自己以前數學就學得很爛, 要怎麼教給孩子呢?
其實, 數學啟蒙並不是單純地讓寶寶抽象地從1數到10, 也許寶寶能數得很溜,
Advertisiment
實際上,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在我們的生活中。 爸爸媽媽在跟寶寶的日常生活和互動遊戲中, 都可以進行數學啟蒙。
這樣數數, 寶寶興趣十足
寶寶過了1歲, 很多爸爸媽媽就可以教他數“1、2、3……”這只是簡單的模仿和記憶, 如果不借助具體的事物, 寶寶很難理解。
爸爸媽媽可以在跟寶寶玩積木的時候, 可以一邊搭, 一邊數 “一個積木, 兩個積木”;給寶寶穿衣服的時候, 可以數 “一個扣子, 兩個扣子”;走樓梯的時候, 也可以一邊走一邊數樓梯層數。
還有家中的門牌號、日曆、電話號碼等也都是數字的展現, 寶寶看在眼裡,
Advertisiment
大小、形狀、空間概念, 一點也不抽象
大小:
寶寶吃水果的時候, 不同的水果, 比如蘋果和葡萄, 就可以問他“蘋果和葡萄哪個大, 哪個小呢?”媽媽跟寶寶手牽手出去散步的時候, 也可以問他“寶寶, 是媽媽的手大, 還是寶寶的手大啊?”
形狀:
媽媽帶孩子坐公車的時候, 可以看路上有哪些不同的標語牌, 哪些是圓形, 哪些是正方形、長方形。 或者也可以跟寶寶一起找找看, 家裡有哪些形狀的東西, 比如, 寶寶愛看的故事書是方方的;電視是方方的;碗是圓圓的;小車的輪子也是圓圓的……。
空間概念:
2、3歲的孩子都很喜歡玩水, 給她幾個大小不同的杯子和一盆水, 寶寶能玩上好長一段時間, 讓寶寶把水從小杯子倒到大杯子,
Advertisiment
位置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比如, 寶寶把玩具放進盒子收起來, 媽媽就可以說, “寶寶, 把玩具放到盒子裡面, 裡面”;在家裡玩耍的時候, 寶寶總喜歡鑽到桌子下面, 媽媽可以說, “寶寶原來在桌子下面啊。 ”帶寶寶到公園玩蹺蹺板的時候, 媽媽可以說, “哦, 寶寶在上面, 媽媽在下面。 ”
怎麼樣?是不是很簡單。 只要爸爸媽媽有這個意識, 生活無處不數學!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在數學教育裡, 我們必須強調行動的角色, 特別是幼兒, 操作實物對瞭解數學是不可缺少的。 ”
因此, 爸爸媽媽更要把孩子的數學啟蒙融入到生活中去, 讓寶寶多去觸摸、感覺, 探索, 有了親身體驗後,
Advertisiment
小知識:為什麼小孩子數數總是要掰手指頭?
人的思維是有階段性的, 寶寶三、四歲的時候, 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到了四歲半的時候, 抽象思維才開始萌芽, 發展起來。 對於三、四歲的孩子來說, 加號、減號就是一個天文字, 就像我們不認識的外國字一樣, 這時候他們還不能理解這個符號, 就需要一個“拐棍”來幫忙理解, 這個拐棍也就是手指頭。
比如還在上幼稚園的寶寶, 讓他們數數, 很多時候就是掰手指頭, 這時候, 爸媽就會著急, 覺得孩子怎麼就不動腦筋呢, 這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實際上寶寶這個時候在掰手指頭就是在動腦筋呢, 掰手指頭的時候, 他的思維運算起來, 不掰手指頭, 思維停止了,
Advertisiment
所以爸媽不要責怪孩子, 應該允許掰手指頭, 但是不能停留於掰手指頭, 可以多給他一些拐棍, 比如扣子、餅乾、巧克力等等, 給一些具體的東西, 讓孩子逐漸抽象起來。
比如, 1+2=3中, 1、2、3等數字對孩子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但如果爸爸媽媽先給孩子1塊巧克力, 再給2塊巧克力, 讓他數一數, 看這些巧克力怎麼變成3個了, 這樣他就能真正瞭解1+2=3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