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新舊飲食說法大比拼

雖然, 許多媽媽都知道要讓寶寶吃得好, 長得壯, 靠得是合理的餵養和科學的飲食, 但要真正做到這點難度真不小, 首先要讓寶寶接受許多食品就很困難, 還有食物的搭配等。 由於要做到飲食的“科學性”的確不容易, 因此, 父母自己或家中長者的經驗便成了影響寶寶飲食最重要的因素。

寶寶新舊飲食說法大比拼 許多父母也知道, 自己或長輩經驗中肯定存在不正確的地方, 可究竟問題處在何處呢?沒關係, 我們為大家整理出以下6種“ 傳統飲食哲學”, 分析它們, 看看這些“老式”說法到底不正確在哪兒! 說法1、孩子需要吃牛羊肉來預防貧血 事實:孩子的年齡越小,

Advertisiment
出現鐵缺乏的可能性越大。 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 1-2歲初學走路的孩子中, 9%會出現鐵缺乏。 在3-5歲的孩子中, 該比例降至3%, 而6-11歲的孩子中, 該比例為2%。 初學走路的孩子完全可以從他們的飲食中獲得大量的鐵。

牛羊肉含有易吸收的鐵, 因此, 孩子適當地吃一些是有好處的。 但是, 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 何況, 這類肉比較硬, 小孩也難以咀嚼。 因此, 初學走路的孩子, 也可以通過吃強化穀類食品和麵包、乾果(如葡萄乾)、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雞蛋、魚以及家禽肉來滿足身體對各種礦物質的需要。

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入10毫克的鐵,

Advertisiment
這個數量很容易達到, 一杯乳酪(含鐵約8毫克)和兩小袋葡萄乾(含鐵約2毫克)就行。 如果父母無法確定孩子是否缺鐵, 可諮詢專業醫生, 他們會根據孩子的餵養史等情況, 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說法5、吃糖多會讓孩子過度活躍 事實:吃糖多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影響。 事實上, 研究發現, 吃了高糖飲食的實驗室動物變得並不活躍。 那麼, 這種不正確的說法從哪裡來的呢?

很可能是, 當父母往往發現孩子吃了巧克力之類的糖果或喝汽水後變得異常活躍, 而這兩者都包含咖啡因。 其實, 咖啡因才是導致孩子活動過度的原因。 說法6、給小嬰兒添加新食物時要特別小心 事實:食物過敏反應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普遍。 事實上,

Advertisiment
真正食物過敏的孩子只有6~8%。 蕁麻疹、濕疹、嘔吐、腹瀉, 或者在極端情況下, 出現過敏性休克等, 都屬於食物過敏時出現的反應。

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如腰果和胡桃)、小麥、大豆、魚和貝類, 90%的過敏反應是由於添加這些食物而引起的。 因此, 添加這些食物時, 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異常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