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早期教育應重質不重量

培養孩子應該先從培養他的興趣著手, 而興趣又是因人而異的。

所以,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主觀決定和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一廂情願地讓他按照自己設計的方向發展。

如果父母濫用自己的權威, 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 不但不能讓孩子得到相應的成長, 反而會造成一系列消極的後果。

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與孩子分享學習的喜悅。

當爸爸媽媽著迷于一本書, 一幅藝術品, 甚至是一盤美味的菜時, 別忘了讓孩子一起分享你們的喜悅, 讓孩子知道到底是什麼讓大人們如此高興。

孩子雖然還小,

Advertisiment
但是也可以感受到大人在學習時的熱情。

隨處接觸書籍。

家裡的書籍放在孩子隨手可及的地方, 餐桌、床頭、沙發靠背甚至汽車後排座位上, 慢慢地孩子將會對書籍產生一種親近感, 並將閱讀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從興趣愛好著手。

如果孩子迷戀恐龍, 就經常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 或者到圖書館為他借一些史前動物畫冊, 適當的時候還可以買一些模型玩具, 隨時在家裡上演“侏羅紀大戰”。 孩子的興趣特性需要父母從嬰兒期開始捕捉和培養, 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和發現。

在遊戲中學習

孩子早期教育的精髓就是“玩”, 越是玩得精, 玩得巧, 就越能收到好的效果。

所以, 如果能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習, 不僅能在無意中學到許多東西,

Advertisiment
還能激發他的興趣, 讓他更主動地去學習。

舉例:

家長可以製作許多小卡片, 在上面畫上可愛的小動物、房子、樹木等, 在卡片下標出相應的名稱。

把這些卡片貼在餐廳、廚房、客廳和孩子臥室的牆上, 讓孩子可以經常看到。

常常利用這些卡片和孩子做遊戲、編故事。

在外如果看到花、小動物等孩子認識的事物, 可以讓孩子說出該怎麼念、怎麼拼。

早期的教育重質不重量

玩是孩子的天性, 特別是1~3歲時, 即使是孩子很感興趣的事情, 他也不能長久地集中注意力。

所以, 父母不要逼迫孩子學習。 比如說畫畫這件事, 孩子自願地、聚精會神地畫上一幅畫, 效果要比他在大人的命令下, 潦草地畫上10幅要強。

這個時期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應該以玩耍和運動為主, 而且, 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 順便也在學習, 所以, 父母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陪孩子學習即可, 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