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春季疫苗接種須知

孩子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

一周歲兒童進行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混後製劑、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礎免疫及以後的加強免疫, 按照規定的兒童免疫程式, 孩子在一周歲以內必須依次打八次防疫針, 口服三次糖丸疫苗, 1歲半至2歲、四歲、六歲時仍需加強免疫。 可根據實際防病工作需要, 也有將乙腦疫苗和流腦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程式管理, 定時、定點接種。

哪些孩子不宜接種疫苗

由於各人的體質不盡相同, 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反應輕重也有所不同。 為減少或減輕接種反應, 應在接種前掌握兒童體質情況,

Advertisiment
如發現兒童有過敏史, 有癲癇(羊癲風)等腦病史, 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種後體內不能產生免疫力)等“禁忌症”, 就不能接種。 如兒童患有濕疹、疥瘡等皮膚病, 正在發高燒, 患有其它疾病尚未痊癒, 營養不良, 體弱等, 暫時也不要接種, 等恢復健康以後再接種。 建議家長多瞭解一些疫苗相關的說明書, 積極協助預防接種的醫生進行接種。

哪些情況下不宜預防接種

有下列情況時不能進行預防接種:

(1)空腹即饑餓時, 血糖過低, 可引起嚴重反應。

(2)有活動性肺結核、活動期風濕症、過敏性疾病, 或者患有高血壓、肝炎、腎炎等症的病兒, 也不宜預防接種。

(3)患有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時。

(4)患有皮膚病時。

(5)正在感冒發燒的病兒不宜接種,

Advertisiment
以免加重病情。

(6)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 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孩子, 不宜注射乙腦和百日咳預防針, 以免引起抽風。

(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 也不能接種任何預防疫苗。

(8)腹瀉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 等病好後兩周才能吃。

預防接種前後的注意事項

(1)接種前, 家長可給孩子洗一次澡, 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 換上寬鬆柔軟的內衣, 向醫生說清孩子健康狀況, 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

(2)接種完畢, 應在接種場所觀察15-30分鐘, 無反應再離開醫院。 孩子打過防疫針以後要避免劇烈活動, 對孩子要細心照料, 注意觀察, 如孩子有輕微發熱反應, 一般在1―2天就會好的。

(3)服脊灰糖丸後, 半小時內不宜進食熱食及哺乳。

Advertisiment

(4)接種疫苗後, 少數兒童接種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癢或有低熱, 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如反應加重, 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有些疫苗接種後還會出現輕度硬結, 可採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 用適宜溫度的乾淨毛巾, 每天3-5次, 每次15-20分鐘。

(5)接種卡介苗後3-4星期, 接種處會出現紅腫, 逐漸形成一個小膿皰, 並自行潰破, 流出一些分泌物, 以後潰破處結成痂皮後自行脫落, 留有一小疤痕, 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 不必驚慌。

(6)極少數兒童接種後可能出現高熱, 接種手臂紅腫、發熱、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其他情況, 應及時向醫務人員諮詢, 採取相應的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