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是否營養不良 身體語言告訴你

健康的基礎來自於營養, 而對小兒來說, 既要警惕營養過剩, 又要注意營養不良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小兒營養缺乏症已大大減少了。 但餵養不當或膳食調配不合理, 也會造成某些營養素的不足。 憑肉眼判斷小兒的營養狀況, 即簡單又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 一般可遵循以下順序:

營養不良頭、面、皮膚的表現

頭、面、皮膚

頭髮無光澤、細疏色淡、易脫落——蛋白質不足;

面部鼻唇溝的脂溢性皮炎——維生素B2不足;

皮膚乾燥、毛囊角化——維生素A不足;

皮膚因陽光、壓力、創傷而致的對稱性皮炎——煙酸不足;

皮膚出血或瘀斑——維生素C不足;

Advertisiment

陰囊、陰☆禁☆唇皮炎——維生素B2不足;

全身性皮炎——鋅和必需脂肪酸不足;

匙狀指甲——鐵不足;

皮下組織水腫——蛋白質不足;

皮下脂肪減少——食量、熱量不足;

脂肪增加——熱量過多。

眼、口、腺體

結膜蒼白——貧血(如鐵缺乏);

結膜乾燥斑、角膜乾燥及軟化——維生素A不足;

瞼角炎——維生素B2、維生素B6不足;

口角炎、口角斑痕——維生素B2、鐵不足;

唇乾裂——複合維生素B不足;

舌炎——煙酸、葉酸、B2、B12不足。

牙釉——氟過多;

齲齒——氟不足;

牙齦海綿狀出血——維生素C不足;

甲狀腺腫大——碘不足。

營養不良眼、口、骨骼的表現

肌肉、骨骼

肌肉量減少——熱能及蛋白質不足;

骨骼和顱骨軟化、方顱, 手腳鐲症、前鹵閉合晚, 軟骨、肋骨串球, X形腿、O形腿——維生素D不足;

骨觸痛——維生素C不足。

上述肉眼觀察的臨床表現,

Advertisiment
列出了營養缺乏病的可能原因, 其他疾病也會有相同體征, 要注意鑒別。 如能結合體格增長速度和膳食調查, 可能會更加確切。

小編總結:其實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較大。 兒童體格正常值有一個範圍, 目前嬰兒6個月以前要每個月做一次測評, 監測孩子的體重、身高、頭圍等, 然後根據現有的標準得出“營養不良”、“發育正常”等的評價。

相關用戶問答